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75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59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池。本申请的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解液,正极集流体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绝缘层用于承载导电层,导电层用于承载正极活性材料层,导电层位于绝缘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导电层的厚度为D2,D2满足:300nm≤D2≤2μm;导电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负极集流体为厚度为1μm~5.9μm的铜箔集流体。本申请的电池不仅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倍率性能,还可以提高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

A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受到挤压、碰撞或穿刺等异常情况时很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从而引起严重危害。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普及。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电池内短路是造成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的根本所在。为了避免发生电池内短路,研究者们试图改进隔膜结构、电池机械结构等。其中有些研究是从改善集流体的设计方面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当由于发生碰撞、挤压、穿刺等异常情况而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时,电池温度会上升;已有技术中有采用在金属集流体的材料中加入低熔点合金的技术方案,随着电池温度的上升,该集流体中的低熔点合金发生熔融,从而造成极片断路,由此切断电流,从而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或采用具有树脂层两面复合有金属层的多层结构的集流体,随着电池温度的上升,当达到树脂层的材料的熔点时,该集流体的树脂层熔融而使极片破损,由此切断电流,从而改善电池的安全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用于承载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于承载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D2,D2满足:300nm≤D2≤2μm;/n所述导电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n所述负极集流体为厚度为1μm~5.9μm的铜箔集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用于承载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于承载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D2,D2满足:300nm≤D2≤2μm;
所述导电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
所述负极集流体为厚度为1μm~5.9μm的铜箔集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选自金属导电材料,所述金属导电材料优选铝、铜、镍、钛、银、镍铜合金和铝锆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保护层的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优选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铬和氧化镍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的背离所述绝缘层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的朝向所述绝缘层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D3,D3满足:D3≤1/10D2且1nm≤D3≤200nm,优选10nm≤D3≤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添加剂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0.8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常温电导率为6.0mS/cm~9.0mS/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成都黄华锋黄起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