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控制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2360705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接触器节电控制电路,在接触器的吸持阶段,当输入电压小于电压阈值Vth1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定频PWM控制;当输入电压在电压阈值Vth1和电压阈值Vth2之间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变频PWM控制;当输入电压大于电压阈值Vth2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间歇控制。对不同的输入电压采用不同的开关频率,电压越高,频率越低,使得线圈电流维持在一个比较小的值,接触器可以在比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保持低功耗的工作状态。

A power saving control method of contactor and its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领域,特别涉及宽输入范围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普通的接触器由线圈、铁芯、衔铁、弹簧、触头以及控制电路组成,工作过程分三个阶段:吸合阶段、吸持阶段和关断阶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吸合阶段,线圈中产生一个较大的电流,铁芯产生磁性,吸合衔铁,使得接触器从断开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在吸持阶段,该阶段接触器保持导通状态不变,该阶段线圈的吸持电流约为吸合电流的十分之一,过大的吸持电流会使线圈的损耗增大,浪费能量;在关断阶段,线圈中的电流变为零,铁芯的磁性消失,衔铁在弹簧作用下回到原位,接触器从导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中含有电子开关,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控制线圈中的电流,使得接触器在吸合、吸持、关断三个阶段中进行切换。为了降低能耗,除了对接触器电路结构以及硬件改进外,还会改进吸持阶段的控制方案。传统方案中,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一直保持导通或关闭,线圈中的电流较大,损耗较高。在接触器节电控制电路中,吸持阶段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PWM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接触器节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触器工作在吸持阶段,当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上升时,降低控制电路中开关的工作频率;当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下降时,提高控制电路中开关的工作频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接触器节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触器工作在吸持阶段,当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上升时,降低控制电路中开关的工作频率;当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下降时,提高控制电路中开关的工作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输入电压小于电压阈值Vth1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定频PWM控制;
当输入电压在电压阈值Vth1和电压阈值Vth2之间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变频PWM控制;
当输入电压大于电压阈值Vth2时,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采用间歇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切换时存在回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采用定频PWM控制时,通过调节占空比,调节电流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采用变频PWM控制时,开关的导通时间固定,开关的关断时间随输入电压增大而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采用变频PWM控制时,工作频率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输入为交流输入时,开关的最大占空比小于25%。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接触器节电控制方法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开关管Q1、正输入端Vin+、负输入端Vin-,正输入端Vin+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联接,其连接点作为第一连接端口,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管Q1的漏极电联接,其连接点作为第二连接端口,开关管Q1的源极与负输入端Vin-电联接,第一连接端口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向阳王志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