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697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7:32
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侧倾斜一定角度后沿幅向出线。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对应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位置开缺口,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从缺口中穿过后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与高压绕组末端Ak出头合并后与引线连接成为中压Am引线。本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省去了220kV~500kV中压绕组首端Am1与高压绕组末端Ak1的连接引线,结构简单,绝缘可靠性高,工艺性好,大大减小了220kV~500kV出头、引线制作分散性引起质量风险的概率,并可有效控制变压器的外限尺寸。

A medium voltage lea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uto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中压首端有载调压变压器、中性点变磁通调压自耦变压器及固定电压(不调压的)自耦变压器高压绕组末端Ak与中压绕组首端Am1需要连接一起,通过中压套管引出后接入电网。目前产品中高压绕组末端Ak和中压绕组首端Am1在不同档位分别引出,且高压绕组末端Ak幅向引出,中压绕组首端Am1从轴向引出或从端绝缘中水平引出。超高压变压器的中压电压为220kV或330kV,特高压变压器的中压电压达到了500kV,中压电压都非常高,高压绕组末端Ak和中压绕组首端Am1的出头绝缘结构及引线连接结构非常复杂,为保证绝缘强度连接结构占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侧倾斜一定角度后穿过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合并成为中压Am引线。进一步地,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倾斜一定角度后沿幅向出线。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末端Ak静电板对应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位置开缺口。进一步地,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从高压末端Ak静电板缺口处沿幅向引出。进一步地,高压末端Ak出头与中压Am1出头在同一档引出,合并成Am引线。进一步地,高压末端Ak和中压Am1出头包扎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及纸浆绝缘件,绝缘的厚度和纸浆绝缘件的层数根据电压等级确定。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从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中穿过后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省去了220kV~500kV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绝缘及引出后与高压绕组末端Ak的连接引线,绝缘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大大减小了220kV~500kV出头、引线制作分散性引起质量风险的概率。占用空间小,能有效控制变压器的外限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压引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压引线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2~5-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绝缘部件,6-高压末端Ak出头,7-高压末端Ak出头绝缘部件,8-高压末端Ak出头绝缘部件,9-Am1与AK连接后中压Am引线,10-中压Am引线出线绝缘,11-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12-变压器夹件,13-变压器铁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1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13倾斜一定角度后沿幅向出线。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11对应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6位置开缺口。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1从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11缺口中穿过后沿幅向引出。高压末端Ak出头6与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1在同一档幅向引出。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1与高压绕组末端Ak出头6合并成中压Am引线9。中压绕组Am1出头1包扎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及纸浆绝缘件2-5,绝缘的厚度和纸浆绝缘件的层数根据电压等级确定。高压绕组末端Ak出头6包扎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及纸浆绝缘件7-8,绝缘的厚度和纸浆绝缘件的层数根据电压等级确定。该种连接结构中,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侧倾斜一定角度后沿幅向出线;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对应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位置开缺口,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从缺口中穿过后继续沿幅向引出;高压末端Ak出头与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与高压绕组末端Ak末端出头合并后成为中压Am引线。高压末端Ak和中压Am1出头包扎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及纸浆绝缘件,绝缘的厚度和纸浆绝缘件的层数根据电压等级确定。本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通过改进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结构,使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穿过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后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合并成中压Am引线,中压绕组首端Am1不用从轴引出或从端绝缘中水平引出,省去了特高压变压器中500kV、超高压变压器中220kV或330kV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绝缘及引出后与高压绕组末端Ak的连接引线,大大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产品制作工艺性。避免了220kV~500kV引线轴向引出或从端绝缘中引出时出头与铁心夹件、器身磁屏蔽等部件的绝缘问题,减小了由于操作分散性引起的质量风险的概率,并且占用空间小,能有效控制了变压器整体外限尺寸。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侧倾斜一定角度后穿过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合并成为中压Am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侧倾斜一定角度后穿过高压绕组末端Ak静电板,与高压末端Ak出头在同一档幅向引出合并成为中压Am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设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中间,中压绕组首端Am1出头向变压器铁轭倾斜一定角度后沿幅向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耦变压器中压引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弼乾安振王连鹏刘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