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管缆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潜油泵开采,钢管输油的传统方式,但潜油泵需要定期提泵清洗,输油管下井、管线接口、转弯等施工困难,同时电缆需要随着连续油管进行下井,在下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连续油管上固定,作业难度大,人工成本高,而且电缆在连续油管外侧会与套管进行摩擦,本身固定的电缆也会造成连续油管和电缆的整体中心偏移,在使用和收取过程中出现损坏等,而且连续油管和套管之间空间利用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及其制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作业难度大,人工成本高,电缆在连续油管外侧会与套管进行摩擦,本身固定的电缆也会造成连续油管和电缆的整体中心偏移,在使用和收取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包括内管,所述内管边部螺旋缠绕有第一钢带层,所述内管和第一钢带层外侧包覆有第一外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边部螺旋缠绕有第一钢带层(2),所述内管(1)和第一钢带层(2)外侧包覆有第一外护套(3),所述第一外护套(3)边部等间距缠绕有线缆(4),所述线缆(4)内侧边端包覆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内侧边端包覆有铝带(6),所述铝带(6)内侧套接有导体(7);/n所述线缆(4)外侧包覆有线缆护套(8),所述线缆护套(8)边部螺旋缠绕有第二钢带层(9),所述线缆护套(8)和第二钢带层(9)外侧边部均包覆有第二外护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包括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边部螺旋缠绕有第一钢带层(2),所述内管(1)和第一钢带层(2)外侧包覆有第一外护套(3),所述第一外护套(3)边部等间距缠绕有线缆(4),所述线缆(4)内侧边端包覆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内侧边端包覆有铝带(6),所述铝带(6)内侧套接有导体(7);
所述线缆(4)外侧包覆有线缆护套(8),所述线缆护套(8)边部螺旋缠绕有第二钢带层(9),所述线缆护套(8)和第二钢带层(9)外侧边部均包覆有第二外护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护套(10)边部缠绕有固型钢丝网(11),所述固型钢丝网(11)外部套接有防护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2)边端均等角度粘接有耐磨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带层(2)和第二钢带层(9)均通过绕包机将其缠绕在内管(1)和线缆护套(8)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护套(3)和第二外护套(10)均通过挤出设备包覆在内管(1)和线缆护套(8)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7)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导体(7)均为退火铜导体,其中三个导体(7)用作动力传输,一个导体(7)用作接地,四个所述导体(7)均等间距缠绕在第一外护套(3)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2)和耐磨条(13)均为耐磨橡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潜泵采油专用管缆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良,董健,张书军,刘祥,林越青,
申请(专利权)人: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