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水利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灌区在灌水时,灌溉水除了一部分为被灌溉的农作物耗用外,还有一部分在输水、配水和灌水过程中损失掉,这部分水量成为非生产性水量损失。这些损失包括渗漏损失、蒸发损失、田面损失、泄水损失和跑水损失等。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溉时能够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除以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农业用水效率红线的主要指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主要采用的是首尾测算法(如图1),该方法是指直接测量统计灌区从水源引入的毛灌溉用水总量,通过分析测算得到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即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灌区的计量要求较高。以中国为例,其农业用水计量率较低,整体不足55%,并且在其南方灌区具有地形复杂、灌溉图斑破碎、种植结构复杂、退排水很难监测等特征,导致该方法在实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1)获取含有可见光、热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n(2)获取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n(3)获取灌区每一次灌溉用水量数据;/n(4)灌区总蒸散发量计算;/n(5)获取土壤类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植被数据、降水量数据,通过水文模型计算灌区内的总地表径流量;/n(6)测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公式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获取含有可见光、热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
(2)获取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3)获取灌区每一次灌溉用水量数据;
(4)灌区总蒸散发量计算;
(5)获取土壤类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植被数据、降水量数据,通过水文模型计算灌区内的总地表径流量;
(6)测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公式是:
其中,IW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ET为灌区内的总蒸散发量;R为灌区内的总地表径流量;w为灌区的总引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有可见光、热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采用MODIS卫星影像,或者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
所述步骤(1)中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步骤是:根据卫星影像公布的定标参数,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灌区总蒸散发量的计算方法是基于SEBAL模型的能量平衡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EBAL模型的能量平衡算法,步骤是:
λET=Rn-G-H
其中,λ为蒸发潜热;ET为蒸散发量;Rn为净辐射量;G为土壤热通量;H为显热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辐射量Rn的计算公式如下:
Rn=(RS↓-RS↑)+(RL↓-RL↑)
其中,RS↑和RS↓为地面向上和向下的短波辐射项;RL↑和RL↓为地面向上和向下的长波辐射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遥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净辐射量Rn过程中,净短波辐射RSn为:
RSn=RS↓-RS↑
其中,RS↓的计算公式为:
GSC为太阳常数;de-s为日地相对距离;θ为太阳倾斜角;τSW代表单向大气传输,计算公式为:
τSW=0.75+0.00002z
z代表海拔高度,通过步骤(2)中的数字高程模型获取;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汉,刘超群,扶卿华,范群芳,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