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普通平面的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技术,例如美国谷歌公司的ARcore技术、美国苹果公司的ARkit技术、美国微软公司的SurfaceAR技术。该技术通过平面识别的方式可实现虚拟场景在现实空间中的单次固定定位及相互未知角度、未知虚拟场景中心点方式的多人共享交互体验。但是在面对普通地面、桌面,尤其是在面对教室地面、教室课桌面、展厅地面、展厅展台面时,由于这些表面往往没有较多的特征点、相对固定的及较明亮的图案,在进行虚拟场景的定位点选择时会出现平面识别困难(极限角度反而大大高于30度、需要人站立并需要通过大幅度移动设备等方式找寻平面)、场景不稳定(定位易丢失或漂移)等使用不便的情况。以及在多人共享体验时难以实现虚拟场景的同中心点坐标、彼此相对可知的(相同或差异)角度,尽管通过GPS、指南针、空间识别等方式可以弥补这些缺憾,但GPS误差过大且室内不适用、指南针可以修正方向但没法判断中心点、空间识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预设一平面图案且水平设置,将两个以上的AR运行终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平面图案的四周,且所述AR运行终端的摄像头到所述平面图案的中心点的连接线与水平面所成平面角的角度范围为20°-30°;/nS2、在所述AR运行终端的AR内容编写程序中将锚点设置于虚拟场景的中心线上;/nS3、将所述AR运行终端的AR运行程序所识别到平面的中心点与所述锚点相关联设置,并且在AR运行程序中实时调用指南针传感器以使所述虚拟场景的方向与现实方位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一平面图案且水平设置,将两个以上的AR运行终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平面图案的四周,且所述AR运行终端的摄像头到所述平面图案的中心点的连接线与水平面所成平面角的角度范围为20°-30°;
S2、在所述AR运行终端的AR内容编写程序中将锚点设置于虚拟场景的中心线上;
S3、将所述AR运行终端的AR运行程序所识别到平面的中心点与所述锚点相关联设置,并且在AR运行程序中实时调用指南针传感器以使所述虚拟场景的方向与现实方位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图案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识别模式增强现实多人共享交互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杰,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北极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