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022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4:05
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及控制方法,其结构包括测量管体,所述的测量管体内设置有梭锥体,所述的测量管体上位于所述梭锥体的前方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取压管,所述的测量管体上位于所述连接环设置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取压管与第三取压管,所述的第一取压管与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导压口联通,所述第二取压管与所述第三取压管分别于调节阀组连接,所述的调节阀组的输出管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导压口联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梭锥体的测量管体对流量进行测量。

A double cone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仪表
,具体涉及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国家能源局下发《煤层气产业政策》,希望改变煤层气沉寂的发展态势,清理煤层气产业制度障碍,将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其原气的煤尘颗粒较多,现有的涡流式流量计对于这种颗粒较多的煤层气的测量时容易导致堵塞,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具有梭锥体的测量管体对流量进行测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包括测量管体,所述的测量管体内设置有梭锥体,所述的测量管体上位于所述梭锥体的前方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取压管,所述的测量管体上位于所述连接环设置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取压管与第三取压管,所述的第一取压管与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导压口联通,所述第二取压管与所述第三取压管分别于调节阀组连接,所述的调节阀组的输出管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导压口联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流量积算仪、压力变送器与温度变送器,所述的差压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积算仪连接,所述的温度变送器的测量端设置于所述的测量管体内位于所述梭锥体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取压管与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导压口联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梭锥体至少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锥头部,两个所述锥头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环的连接部,所述的第二取压管与所述的第三取压管的端口在所述梭锥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连接部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取压管与所述输出管之间设置有调零管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调节阀组包括与所述第二取压管联通的第二管阀、与所述第三取压管联通的第三管阀,所述的第二管阀与第三管阀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阀与所述的第三管阀的开闭状态互为反向。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参数确定步骤,确定参数包括测量管体内管径D1、梭锥体的最大截面直径Z,由以上参数确定圆形流通截面面积S1、环形流通截面面积S2,,其中环形流通截面的等效圆的半径为D2;确定压差、直径比步骤,将所述的环形流通截面等效圆的半径D2比上所述的管径D1得到直径比β,通过第一取压管采样压力P1,通过第二取压管采样压力P2,将第一取压管P1与第二取压管P2读取参数送入差压变送器后读取压差ΔP;测量步骤,根据气体体积与压差公式确定待测量气体的体积流量qV。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纠正测量步骤,根据所述的差压变送器的最大量程计算极限测量,体积流量qV1,当完成所述测量步骤后,将测量结果qV与qV1进行比较,如果qV≤qV1,则第一取压管P1与第三取压管P3读取参数送入差压变送器后读取压差ΔP,将所述的连接环流通截面等效圆的半径D3比上所述的管径D1得到直径比β,而后重新计算qV作为最终测量结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环流通截面的面积S3为环形流通截面面积S2减去连接环通孔之间的连接部的阻挡面积得到,由连接环流通截面的面积S3得出等效圆的半径D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现场调零步骤,具体步骤为首先关闭第二管阀与第三管阀,而后打开调零管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准确测量流量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梭锥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环形流通截面的半径与圆形流通截面的半径示意图;图5位本专利技术连接环流通截面示意图;图中:1-测量管体;2-梭锥体;1-1-前段管体;1-2-后段管体;3-法兰;4-连接环;5-密封环;6-双头螺栓;4-1-连接部;7-第一取压管;8-第二取压管;9-第三取压管;10-差压变送器;11-调节阀组;12-流量积算仪;13-压力变送器;14-温度变送器;2-1-锥头部;15-螺头;16-螺孔;19-第一管阀;7-1-主管;7-2-支管;20-输出管;11-1-第二管阀;11-2-第三管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通过煤层气的测量管体1,测量管体1内设置有用于形成压差的梭锥体2,测量管体1分为前段管体1-1与后段管体1-2,前段管体1-1的尾端与后段管体1-2的前端设置有法兰3,连接环4被两侧法兰3固定使得前段管体1-1后段管体1-2共同形成完成的测量管体1,且中间部分固定连接环4,连接环4与前段管体1-1与后段管体1-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环5,两侧法兰3之间采用双头螺栓6固定,连接环4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梭锥体2,梭锥体2分前后段进行螺接,将连接环4固定于中间,连接环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梭锥体2的连接部4-1,连接部4-1为杆状,设置数量至少两个以上,连接部4-1之间形成扇形通孔18或圆形通孔18,测量管体1上位于梭锥体2的前方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取压管7,前方既是测量管体1的进气方向,测量管体1上位于连接环4设置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取压管8与第三取压管9,第一取压管7与差压变送器10的正压导压口联通,第二取压管8与第三取压管9分别于调节阀组11连接,调节阀组11的输出管20与差压变送器10的负压导压口联通。调节阀组11包括与第二取压管8联通的第二管阀11-1、与第三取压管9联通的第三管阀11-2,第二管阀11-1与第三管阀11-2的输出端均与输出管20连接,第二管阀11-1与第三管阀11-2的开闭状态互为反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流量积算仪12、压力变送器13与温度变送器14,差压变送器10的输出端与流量积算仪12连接,温度变送器14的测量端设置于测量管体1内位于梭锥体2的后方,第一取压管7与压力变送器13的导压口联通,第一取压管7包括主管7-1与支管7-2,支管7-2与差压变送器10的正压导压口联通,主管7-1与压力变送器13的导压口联通。如图1所示,梭锥体2至少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锥头部2-1,如图5所述,两个锥头部2-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环4的连接部4-1,连接部4-1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锥头部2-1分别设置于两个部分上,两个部分通过螺头15与螺孔16结构将连接环4夹在连接部4-1的中间位置并完成梭锥体2的组合,连接环4的中间设置固定孔17,螺头15穿过固定孔17与螺孔16连接,第二取压管8与第三取压管9的端口在梭锥体2上的投影位于连接部4-1上。梭锥体2的轴向中心线与测量管体1的轴向中心线以及连接环4的轴向中心线互相重合。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梭锥体2的前后两个锥头部2-1的锥度相同。结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管体(1),所述的测量管体(1)内设置有梭锥体(2),所述的测量管体(1)上位于所述梭锥体(2)的前方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取压管(7),所述的测量管体(1)上位于所述连接环(4)设置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取压管(8)与第三取压管(9),所述的第一取压管(7)与差压变送器(10)的正压导压口联通,所述第二取压管(8)与所述第三取压管(9)分别于调节阀组(11)连接,所述的调节阀组(11)的输出管(20)与所述差压变送器(10)的负压导压口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管体(1),所述的测量管体(1)内设置有梭锥体(2),所述的测量管体(1)上位于所述梭锥体(2)的前方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取压管(7),所述的测量管体(1)上位于所述连接环(4)设置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取压管(8)与第三取压管(9),所述的第一取压管(7)与差压变送器(10)的正压导压口联通,所述第二取压管(8)与所述第三取压管(9)分别于调节阀组(11)连接,所述的调节阀组(11)的输出管(20)与所述差压变送器(10)的负压导压口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积算仪(12)、压力变送器(13)与温度变送器(14),所述的差压变送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积算仪(12)连接,所述的温度变送器(14)的测量端设置于所述的测量管体(1)内位于所述梭锥体(2)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取压管(7)与所述压力变送器(13)的导压口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锥体(2)至少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锥头部(2-1),两个所述锥头部(2-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环(4)的连接部(4-1),所述的第二取压管(8)与所述的第三取压管(9)的端口在所述梭锥体(2)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连接部(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取压管(7)与所述输出管(20)之间设置有调零管阀(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锥压差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阀组(11)包括与所述第二取压管(8)联通的第二管阀(11-1)、与所述第三取压管(9)联通的第三管阀(11-2),所述的第二管阀(11-1)与第三管阀(11-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潘洪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