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达云专利>正文

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14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骨传导振子包括U铁、磁体、音圈、传导片和导电弹波;U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焊盘,导电弹波连接于支架上并与焊盘电连接,音圈固定于导电弹波上并与导电弹波电连接,传导片连接于音圈并位于导电弹波的外侧;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音圈引线与外部电源进行通电的方式,避免了音圈引线因振动与所述骨传导振子内的部件发生摩擦而导致音圈引线断裂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骨传导振子的质量;音圈振动时带动导电弹波振动,支架与导电弹波同步振动,产生良好的低音效果。

Bone conduction vibrator and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
本技术属于骨传导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人能够听见声音是因为空气通过外耳耳道把振动传递到耳膜,通过耳膜形成的振动驱动人的听觉神经,由此感知声音的振动。骨传导听音装置在工作时,可以通常通过人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骨骼传递到人的听觉神经,从而使人听到声音,现有的骨传导听音装置体积比较大和厚重,音圈振动过程中,音圈引线随之振动容易造成断裂,导致骨传导听音装置损坏,骨传导听音装置寿命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振子与骨传导听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骨传导振子的音圈引线因容易断裂而导致骨传导振子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振子,其中,包括U铁、磁体、音圈、传导片和导电弹波;所述U铁内设有凹槽;所述磁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体的顶部设有华司,所述磁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磁隙;所述U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焊盘,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隙中,所述音圈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电弹波上并与所述导电弹波电连接,所述传导片连接于所述音圈并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骨传导振子还包括电路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导电弹波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导片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同时与所述导电弹波和所述音圈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导电弹波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一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可选地,所述导电弹波包括外圈、内圈和均匀连接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的多个连接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电连接的焊接点。可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支架的底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U铁的外侧壁,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上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所述焊盘的导电线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传导振子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焊盘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焊盘通过所述导电弹波对所述音圈进行供电,以使所述音圈在所述磁隙中产生振动,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音圈引线与外部电源进行通电的方式,避免了音圈引线因振动与所述骨传导振子内的部件发生摩擦而导致音圈引线断裂的情况,减少所述骨传导振子失声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所述骨传导振子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音圈振动时带动所述导电弹波振动,设置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导电弹波同步振动,以使所述U铁也随所述音圈的振动而振动,产生良好的低音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振子,包括U铁、磁体、音圈、传导片和导电弹波;所述U铁内设有凹槽;所述磁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体的顶部设有华司,所述磁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磁隙;所述U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片上,且所述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隙中,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上,所述导电弹波上设置有焊盘,所述传导片连接于所述音圈和所述导电弹波并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骨传导振子还包括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U铁上,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可选地,所述骨传导振子还包括电路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弹片的相对两侧,所述导电弹波位于所述第一弹片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导片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弹片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电弹波和所述音圈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导电弹波之间连接有一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传导振子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导电弹波与外部耳机的壳体连接,以使提高所述传导片的稳定性,所述焊盘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焊盘通过所述导电弹波对所述音圈进行供电,以使所述音圈在所述磁隙中产生振动,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音圈引线与外部电源进行通电的方式,避免了音圈引线因振动与所述骨传导振子内的部件发生摩擦而导致音圈引线断裂的情况,减少所述骨传导振子失声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所述骨传导振子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音圈振动时带动所述导电弹波振动,设置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弹片同步振动,以使所述U铁也随所述音圈的振动而振动,产生良好的低音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骨传导听音装置,其中,包括上述的骨传导振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传导听音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采用的上述的骨传导振子,所述焊盘与外部电源通电,通过所述导电弹波对所述音圈进行通电,避免了音圈引线因振动与所述骨传导振子内的部件发生摩擦而导致音圈引线断裂的情况,减少所述骨传导振子失声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所述骨传导振子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音圈振动时带动所述导电弹波振动,设置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弹片同步振动,以使所述U铁也随所述音圈的振动而振动,产生良好的低音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骨传导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骨传导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骨传导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骨传导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骨传导振子的导电弹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U铁11—凹槽20—磁体21—华司30—音圈40—传导片50—导电弹波51—外圈52—内圈53—连接部54—焊接点60—支架61—焊盘62—导电线路70—电路板80—连接件90—垫块100—第一弹片110—第二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U铁、磁体、音圈、传导片和导电弹波;所述U铁内设有凹槽;所述磁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体的顶部设有华司,所述磁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磁隙;/n所述U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焊盘,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隙中,所述音圈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电弹波上并与所述导电弹波电连接,所述传导片连接于所述音圈并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U铁、磁体、音圈、传导片和导电弹波;所述U铁内设有凹槽;所述磁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体的顶部设有华司,所述磁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磁隙;
所述U铁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焊盘,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隙中,所述音圈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电弹波上并与所述导电弹波电连接,所述传导片连接于所述音圈并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振子还包括电路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导电弹波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导片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导电弹波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同时与所述导电弹波和所述音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波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一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波包括外圈、内圈和均匀连接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的多个连接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电连接的焊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支架的底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U铁的外侧壁,所述导电弹波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上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达云
申请(专利权)人:朱达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