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气热量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组效率提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气热量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烟气再循环是一种在燃烧无灰燃料或者低灰燃料时,调节再热器出口汽温所采用的常用方法。目前国内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大型燃煤机组主要为二次再热机组。二次再热机组是一种在国际上成熟、高效、低污染的燃煤先进发电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特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冷烟再循环是将部分冷态烟气(温度约为70~150℃)从除尘器或引风机后用再循环风机抽出,然后从锅炉冷灰斗喷入。当冷烟从冷灰斗喷入时,炉膛温度降低,减少炉内辐射换热,加强对流受热面传热。冷烟再循环方案在保持现有炉膛大小不变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炉膛烟气温度水平和水冷壁的吸热量,提高烟气的热容量及对流换热能力,将原炉膛水冷壁吸收的部分热量转到炉后对流受热面去吸收,在保证对流受热面换热量和蒸汽温度的同时有效控制金属壁温,实现受热面安全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再热蒸汽吸热的需要。冷烟再循环方案的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气热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第一管道、空气预热器、第二管道、低温省煤器、第三管道、冷烟再循环风机、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第六管道、第七管道、闭式循环油泵、第八管道及第九管道;/n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锅炉本体的排烟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烟口,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烟口与所述低温省煤器,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低温省煤器与所述冷烟再循环风机的进烟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冷烟再循环风机的出烟口与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气热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第一管道、空气预热器、第二管道、低温省煤器、第三管道、冷烟再循环风机、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第六管道、第七管道、闭式循环油泵、第八管道及第九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锅炉本体的排烟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烟口,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烟口与所述低温省煤器,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低温省煤器与所述冷烟再循环风机的进烟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冷烟再循环风机的出烟口与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所述锅炉本体的冷灰斗,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七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八管道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九管道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二进口,所述闭式循环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
闭式循环子系统,包括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和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进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冷烟再循环风机的出烟口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锅炉本体的冷灰斗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还包括互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进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锅炉本体排烟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七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还包括互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闭式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八管道、第九管道及闭式循环油泵,所述第八管道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九管道连通所述再循环冷烟加热装置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二进口,所述闭式循环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
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子系统,包括第六管道、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第七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旁路冷却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七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气热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循环子系统还包括第十管道;
所述第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管道连通,所述第十管道的另一端与导热油补充系统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烟再循环机组导热油回收旁路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进,吴阿峰,张翔宇,刘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