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重合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3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重合闸,包括:进线电源电路,其用于为火线和零线提供压敏电阻保护;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其与进线电源电路连接,用于通过火线和零线为主芯片提供备用电源以使主芯片开始工作;控制电路,其用于在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为休眠模式时不输出信号以切断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以及在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时输出信号以接通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整流稳压电路,其分别与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输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稳压转换电路,其与整流稳压电路连接,用于将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从而为主芯片供电,可以实现休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A kind of small Reclo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重合闸
本技术涉及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重合闸。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小型重合闸电路无法实现休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可以实现休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的小型重合闸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重合闸,包括:进线电源电路,其用于为火线和零线提供压敏电阻保护;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其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火线为主芯片提供备用电源以使所述主芯片开始工作;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为休眠模式时不输出信号以切断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以及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时输出信号以接通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其分别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输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稳压转换电路,其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连接,用于将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从而为所述主芯片供电。优选地,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包括火线、零线和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零线。优选地,所述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主芯片。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晶闸管、三极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门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芯片。优选地,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包括:整流单元和稳压单元,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进线电源电路,所述稳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整流单元和稳压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电感、NMOS管和恒压恒流控制芯片;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电流采样端,所述第十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栅极驱动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接公共地端,所述晶闸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电源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反馈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接公共地端,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的接地端接公共地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公共地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公共地端,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接公共地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稳压转换电路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接地,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主芯片从而为所述主芯片供电。优选地,所述主芯片为型号为HC89S003F4的微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恒压恒流控制芯片为型号为BP6519的恒压恒流控制芯片,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为型号为ME6209A-50P。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提供的小型重合闸包括进线电源电路、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控制电路、整流稳压电路和稳压转换电路,可以实现休眠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在实际应用中将会带来很大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重合闸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重合闸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型重合闸电路包括进线电源电路1、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2、控制电路3、整流稳压电路4和稳压转换电路5。进线电源电路1包括火线L、零线N和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1的第一端连接火线L,压敏电阻RV1的第二端连接零线N。火线L和零线N经过压敏电阻RV1保护,进线电源电路1可以为火线L和零线N提供压敏电阻保护。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线电源电路,其用于为火线和零线提供压敏电阻保护;/n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其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火线和零线为主芯片提供备用电源以使所述主芯片开始工作;/n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为休眠模式时不输出信号以切断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以及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时输出信号以接通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n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其分别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输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n稳压转换电路,其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连接,用于将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从而为所述主芯片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线电源电路,其用于为火线和零线提供压敏电阻保护;
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其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火线和零线为主芯片提供备用电源以使所述主芯片开始工作;
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为休眠模式时不输出信号以切断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以及在所述主芯片判断当前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时输出信号以接通整流稳压电路的电源;
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其分别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输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
稳压转换电路,其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连接,用于将稳定的12V直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从而为所述主芯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电源电路包括火线、零线和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火线,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零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备用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主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晶闸管、三极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门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包括:整流单元和稳压单元,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进线电源电路,所述稳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整流单元和稳压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重合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火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李秋云张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鸣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