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98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出油口高压轴向柱塞泵的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配流盘由顶面层和底面层组成,顶面层中心凸起部分与底面层定位部分之间形成高压契合密封。顶面层直接连接伺服驱动控制机构,在其反馈调节下,围绕配流盘的中心自由进行旋转;顶面层上有两个过渡减震槽孔,过渡减震槽孔与底面层上的阶梯形U型减震槽之间连通;过渡减震槽孔旋转调节时,过渡减震槽孔与垂直Y轴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使得底面层A、B排油窗口上的阶梯形U型减震槽截面积阻尼通流状况随动变化,最终实现排油窗口与吸油窗口间的闭死困油区域随压力变化而变化,适应不同的压力工况,实现用一个配流盘就可适应多种压力状态、压力冲击下的使用。

A kind of port plate which can reduce the noise caused by multi changing conditions and pressure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
技术介绍
目前,直接泵控技术已取得非常大的进展,液压泵直接控制执行元件具有液压系统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直接泵控技术大多为闭式回路,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场工况,对液压泵的使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和寿命要求。如何解决多变工况条件下,泵的困油震动噪声、油液的过滤及温升等情况,成为保证液压泵使用寿命的首要问题。专利技术专利“闭式电液控制系统”(专利号200610012476.2)公开了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其配流盘上设置了三个串联或并联布置的吸排油配流窗口,通过第一吸排油配流窗口的流量等于通过第二吸排油配流窗口流量与通过第三吸排油配流窗口流量之和。专利技术专利“多排油口轴向柱塞液压泵”(专利号2010101975689)公开了一种配流盘结构方案,其配流盘上设置了三个排油腰形槽和一个吸油腰形槽,第一排油腰形槽与第三排油腰形槽串联,且第二排油腰形槽与第一排油腰形槽和第三排油腰形槽并联布置在配流盘上的一侧,吸油腰形槽布置在配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所述配流盘(1)为圆形盘,其特征在于:在圆形盘上设有多个吸油窗口C(2)和两个排油窗口;其中,两个排油窗口包括: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相邻吸油窗口C(2)之间有骨架连接;吸油窗口C(2)、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均为圆弧形腰型孔,吸油窗口C(2)位于同一分度圆上,A、B排油窗口位于不同的分度圆上;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的展角相同;配流盘分为两层:顶面层(5)和底面层(7),配流盘(1)由顶面层(5)和底面层(7)高精度契合而成,能够形成密封承受高压,顶面层(5)能够围绕配流盘(1)的中心旋转;/n每层配流盘有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多变化工况与压力冲击噪声的配流盘,所述配流盘(1)为圆形盘,其特征在于:在圆形盘上设有多个吸油窗口C(2)和两个排油窗口;其中,两个排油窗口包括: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相邻吸油窗口C(2)之间有骨架连接;吸油窗口C(2)、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均为圆弧形腰型孔,吸油窗口C(2)位于同一分度圆上,A、B排油窗口位于不同的分度圆上;A排油窗口(3)、B排油窗口(4)的展角相同;配流盘分为两层:顶面层(5)和底面层(7),配流盘(1)由顶面层(5)和底面层(7)高精度契合而成,能够形成密封承受高压,顶面层(5)能够围绕配流盘(1)的中心旋转;
每层配流盘有独立的结构;所述顶面层(5)开有多个吸油窗口和两个排油窗口,吸油窗口位于同一分度圆上,两个排油窗口位于不同的分度圆上;吸油窗口在泵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对应开有减震三角槽(8);两个排油窗口在泵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对应开有两个过渡减震槽孔(9),顶面层(5)下表面的中间的凸起部分用于高精度定位,并与底面层(7)间形成组合密封;所述底面层(7)上开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两个排油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刚权龙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