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4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发电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开关后盖、开关按键、电路板和自发电模块,开关按键的中部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电路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部,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触点,在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开关触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按压块;在开关按键的两端端部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按压块,在开关外壳的中间部位设置自发电模块,自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弹片,在开关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自发电开关,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开关按键按压过程中利用独立的驱动机构对自发电模块进行触发,确保开关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 self generating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是一种自发电开关。
技术介绍
在自发电开关
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710170877.9,专利名称:自发电无线多按键开关,其主要公开的内容为:一种自发电无线多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信号处理电路板、发电模块、驱动模块;所述多按键开关还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按键,所述按键的中部与壳体活动连接,在每个按键的两端下方均设有信号触发器,在按压任意一个按键一端时,对应的信号触发器产生触发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与多个信号触发器连接,在不同触发信号的触发下工作;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发电模块连接,该驱动模块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用于在按压任一按键一端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发电模块发电;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采用对称的齿轮式啮合方式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及连接两固定臂的连接臂,形成U形结构,且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通过突出轴与壳体活动连接;在按压所述按键一端时,驱动第一驱动机构的连接臂下压,进而驱动发电模块发电,同时驱动信号触发器,产生触发信号;在按压所述按键另一端时,驱动第二驱动机构的连接臂下压,从而驱动第一驱动机构的连接臂下压,进而驱动所述发电模块发电,同时驱动信号触发器,产生触发信号。其驱动模块采用对称的齿轮式啮合方式连接,而且发电模块的触发位置设置在按键的其中一端下方,所以在这端的按键下压时直接驱动发电模块形成自发电,而在另一端的按键下压时,则通过两个驱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触发发电模块,由于其驱动模块之间的结构特殊,传递力臂较长,造成所需的下压力量较大,压力传递不稳定等情况,影响开关的正常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发电开关,利用两端的驱动机构对开关按键按压时能对自发电模块进行独立驱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自发电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开关后盖、开关按键、电路板和自发电模块,开关按键的中部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按键在开关外壳上左右摆动,电路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部,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触点,在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开关触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按压块,开关按键向一侧摆动时,同侧的第一按压块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产生信号;在开关按键的两端端部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按压块,在开关外壳的中间部位设置自发电模块,自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弹片,在开关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中间部位与开关外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靠近自发电模块一侧的驱动机构延伸至自发电模块的弹片下方,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位于开关按键上的第二按压块的下方,自发电模块为电路板提供电能。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关按键的两端下方的开关外壳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且自发电模块设置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而驱动机构的中部与开关外壳之间为转动连接,开关按键下压触发电路板上的开关触点时,也同时将同侧的驱动机构的外端下压,此时驱动机构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在向上翘起过程中能触发自发电模块的弹片实现其发电功能,为电路板提供电能。而且无论开关按键的任一一端向下按压时,都是通过独立的驱动机构进行触发自发电模块的弹片进行发电,所以动力的传递路径短,效率高;开关按键按压过程所需的压力较小,开关的使用舒适性好。而且开关按键的两端按压时不会产生干涉,开关使用的稳定性高。在开关外壳上成排设置有多个开关按键,每个开关按键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每个开关按键在开关外壳上独立左右摆动。该结构的设计,由于开关按键的每一端对触发自发电模块都是独立的驱动机构,所以设置多个开关按键时,即使开关按键对驱动机构的按压位于边缘,其力的传递稳定性也比较高,所以对自发电模块的触发更加稳定,开关的使用性能高。在两个驱动机构上与第二按压块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凸起结构。该结构的设计,能有效的降低开关按键所需下压的行程,确保开关按键使用的灵敏性。所述驱动机构为弧形平板结构,在驱动机构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两个向上的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一个销轴,该销轴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在靠近自发电模块一侧的驱动机构宽度缩小形成拨杆结构,拨杆结构延伸至自发电模块的弹片下方。该结构的设计,能减少驱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确保自发电模块能有装配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开关整体运行稳定性高。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自发电开关,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开关按键按压过程中利用独立的驱动机构对自发电模块进行触发,确保开关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省略开关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自发电开关,包括开关外壳1、开关后盖4、开关按键2、电路板3和自发电模块8,开关按键2的中部与开关外壳1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按键2在开关外壳1上左右摆动,电路板3固定在开关外壳1内部,在电路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触点5,在开关按键2的下表面与开关触点5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按压块6,开关按键2向一侧摆动时,同侧的第一按压块6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5产生信号;在开关按键2的两端端部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按压块7,在开关外壳1的中间部位设置自发电模块8,自发电模块8上设置有弹片9,在开关外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的中间部位与开关外壳1之间通过销轴12连接,靠近自发电模块8一侧的驱动机构10延伸至自发电模块8的弹片9下方,驱动机构10的另一端位于开关按键2上的第二按压块7的下方,自发电模块8为电路板3提供电能。在开关外壳1上成排设置有四个开关按键2,每个开关按键2与开关外壳1之间转动连接,每个开关按键2在开关外壳1上独立左右摆动,在两个驱动机构10上与第二按压块7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凸起结构13。所述驱动机构10为弧形平板结构,在驱动机构10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两个向上的连接块11,在连接块11上设置有一个销轴12,该销轴12与开关外壳1之间转动连接,在靠近自发电模块8一侧的驱动机构10宽度缩小形成拨杆结构,拨杆结构延伸至自发电模块8的弹片9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电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开关外壳、开关后盖、开关按键、电路板和自发电模块,开关按键的中部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按键在开关外壳上左右摆动,电路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部,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触点,在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开关触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按压块,开关按键向一侧摆动时,同侧的第一按压块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产生信号;在开关按键的两端端部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按压块,在开关外壳的中间部位设置自发电模块,自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弹片,在开关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中间部位与开关外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靠近自发电模块一侧的驱动机构延伸至自发电模块的弹片下方,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位于开关按键上的第二按压块的下方,自发电模块为电路板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开关外壳、开关后盖、开关按键、电路板和自发电模块,开关按键的中部与开关外壳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按键在开关外壳上左右摆动,电路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部,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触点,在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开关触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按压块,开关按键向一侧摆动时,同侧的第一按压块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产生信号;在开关按键的两端端部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按压块,在开关外壳的中间部位设置自发电模块,自发电模块上设置有弹片,在开关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中间部位与开关外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靠近自发电模块一侧的驱动机构延伸至自发电模块的弹片下方,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位于开关按键上的第二按压块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徐洋周亚运杨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合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