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液及干刻上部电极板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699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剥离液及干刻上部电极板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玻璃液中加入了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钠,能够有效的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剥离,同时加入氯化锌以及络合剂,在氧化膜被反应完全后,通过络合剂作为载体,锌离子将铝置换出来,从而在铝表面形成一层锌钝化膜,延缓氢氧化钠对铝基材的刻蚀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剥离所需时间短,效率极大的提高。而且,保证扩孔率,只有0.06~0.07mm;还有,本申请方法剥离后,表面粗糙度变化量小。

A stripping method of anodic oxide film of stripping solution and upper electrode plate of dry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离液及干刻上部电极板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刻上部电极板剥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剥离液及干刻上部电极板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方法。
技术介绍
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是干刻上部电极板(以下简称干刻上部电极板)再生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干刻上部电极板为一平板结构,表面均匀分布气体扩散孔,其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一般为40μm左右,孔内的阳极氧化膜厚度为表面氧化膜厚度的70%,氧化膜剥离后规定扩孔率≤0.1mm。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是将原有产品表面的氧化膜用化学方法使其溶解脱落,从而露出产品本来的金属表面。阳极氧化膜剥离的效果优劣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扩孔率,即剥离膜的同时对铝基材本身的腐蚀量;②氧化膜剥离需要的时间;③氧化膜剥离完后铝基材表面的粗糙度。现有技术中,剥离干刻上部电极板有两种方法:1)15~25%HNO3浸泡剥离;2)2~10%NaOH腐蚀剥离。但这两种剥离方法均有其不足之处:HNO3浸泡剥离所需的时间太长,一般需要浸泡12~16h,浸泡的同时需频繁确认产品的剥离状况,且对干刻上部电极板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含有以下浓度成分:/n100-200g/L氢氧化钠、10-30g/L氯化锌、50-100g/L葡萄糖酸钠和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含有以下浓度成分:
100-200g/L氢氧化钠、10-30g/L氯化锌、50-100g/L葡萄糖酸钠和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液的配制采用PH为7±1,电导率≤1uS/cm的纯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剥离液的配制方法具体为:
1)按照配方称取所需氢氧化钠、氯化锌、葡萄糖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纯水;
2)向称取的1/4-1/3量的纯水中加入葡萄糖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混匀;
3)再加入氢氧化钠,混匀;
4)再加入氯化锌,混匀;
5)最后加入剩余量的纯水,混匀,即得剥离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氢氧化钠过程中通入空气搅拌,并始终保持温度≤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离液,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氯化锌过程中通入空气搅拌,并始终保持温度≤60℃。


6.一种干刻上部电极板阳极氧化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液进行剥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干刻上部电极板进行脱脂处理;
S2:再用剥离液中进行初步剥离;
S3:再用硝酸处理;
S4:再次进行剥离;
S5:重复步骤S3-S4,至剥离满足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初步剥离时间为2~3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剥离时间3~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剥离的干刻上部电极板非吊装用螺纹孔用耐酸碱胶塞封堵遮蔽,装挂孔直接上钛合金电极螺丝,然后用角钛挂具开始装挂,装挂完成后用行车吊起干刻上部电极板;
S2:先吊进水洗槽处理30~60s,然后吊进浓度20~50g/L,温度60±5℃的碱性脱脂剂进行脱脂浸泡5~10min,期间需来回晃动产品使药液充分进入干刻上部电极板孔穴内,然后再进水洗槽30~60s;此步骤目的是去除产品表面的油脂等脏污;
S3:将处理后的干刻上部电极板吊出,用压力≥15MPa高压水枪冲洗表面,确保其表面无脱脂剂残留;
S4:再进水洗槽30~60s,然后吊进含上述剥离液的剥离槽中剥离2~3min,期间需来回晃动产品使药液充分进入干刻上部电极板孔穴内,此步骤为初步剥离;
S5:再进水洗槽30-60s,然后吊出,检查产品表面有无残胶印痕,有则用240#海绵砂纸手动打磨产品表面;此步骤的作用是:由于产品本身个别区域可能存在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镐武杨彬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