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凝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材料中,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传统建筑混凝土用的胶凝材料一般由水泥、矿粉、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此设计的混凝土,虽然内部结构较为致密,但是脆性大,抗拉、抗压强度较低,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裂缝就会沿裂缝周边进行扩展,致使裂缝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混凝土胶凝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压强度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水泥30-40份;碱渣颗粒20-35份;粉煤灰20-30份;废弃氯丁橡胶粉10-20份;纤维1- ...
【技术保护点】
1.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n水泥30-40份;/n碱渣颗粒20-35份;/n粉煤灰20-30份;/n废弃氯丁橡胶粉10-20份;/n纤维1-10份;/n减水剂0-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
水泥30-40份;
碱渣颗粒20-35份;
粉煤灰20-30份;
废弃氯丁橡胶粉10-20份;
纤维1-10份;
减水剂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玻璃纤维、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和所述植物纤维的直径均为30-50μm,长度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氯丁橡胶粉细度在60目以上。
5.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氯丁橡胶预处理:收集废弃氯丁橡胶,除去废弃氯丁橡胶中的固体杂质,然后将其进行破碎、研磨和筛选,得到细度在60目以上的废弃氯丁橡胶粉;
S2、碱渣预处理:将碱渣通过齿辊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再通过粉碎研磨装置进行粉碎研磨,得到细度在50目以上的碱渣颗粒;
S3、备料:将水泥、粉煤灰、纤维、减水剂、步骤S1中得到的废弃氯丁橡胶粉以及步骤S2中得到的碱渣颗粒按照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组分;
S4:基础料的制备:将水泥、碱渣和粉煤灰分别置于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搅拌速度为150-180r/min,持续8-12分钟,混合均匀后,制得基础料;
S5: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将所述废弃氯丁橡胶粉、纤维和减水剂加入到步骤S2中的所述混合搅拌机中,使其与所述基础料混合,搅拌速度为200-250r/min,持续10-30分钟,制得复合胶凝材料。
6.氯丁橡胶-碱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粉碎和研磨碱渣的粉碎研磨装置;
所述粉碎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棒研磨装置(1)和球磨装置(2);
所述研磨棒研磨装置(1)包括罐体(11)和研磨机构(12),所述罐体(11)上设有进料口(13)和下料孔(16),所述研磨机构(12)用于研磨进入到所述罐体(11)内的所述碱渣;
所述球磨装置(2)包括筒体(21)和旋转机构(24),所述筒体(21)顶部设有盖体(22),所述盖体(22)上连接有下料管(14),所述罐体(11)通过所述下料孔(16)、下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何祥华,张舜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绿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