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煤层气脱氧后制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
,具体涉及一种将煤层气脱氧后制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MWCNT)是日本电镜专家Ijima博士在1991年发现,可以看作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类似于石墨平面(或曲面)按一定方式卷曲而成的纳米级管状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超高的强度和抗拉伸强度、大的比表面积、高效的催化性能等,使得它在能源、化学与物理传感器、催化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30多年的发展后,多壁碳纳米管的碳源多种多样,乙炔、丙酮、乙烯、正戊烷、丙烯、甲醇、甲苯、甲烷等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和含氧有机物都可以作为碳源。而价格便宜的煤层气,再经过除氧工艺后便可以作为多壁碳纳米管的碳源。煤层气(俗称瓦斯)大量存在于煤层中,是一种吸附于煤层中的可燃气体,含有大量的烃类化合物甲烷。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存在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煤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煤层气脱氧后制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将含氧煤层气通入到装有脱氧催化剂的多级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中,然后通入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脱氧反应至每段固定床出口甲烷和氧气浓度在爆炸极限以下,直至从最后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中出口煤层气的氧气含量低于0.5%;其中,所述脱氧催化剂以金属Pt、Pd或Ru中的一种为活性组分,以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煤层气脱氧后制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含氧煤层气通入到装有脱氧催化剂的多级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中,然后通入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脱氧反应至每段固定床出口甲烷和氧气浓度在爆炸极限以下,直至从最后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中出口煤层气的氧气含量低于0.5%;其中,所述脱氧催化剂以金属Pt、Pd或Ru中的一种为活性组分,以Al2O3或TiO2中的一种为载体,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5%~5%,余量为载体;所述多级固定床脱氧反应器出口,除了最后一级的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之外,均设置有用于除水蒸汽的冷却器;
(2)将从最后一级固定床脱氧反应器中出来的携带水蒸汽的脱氧煤层气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制备碳纳米管反应制得多壁碳纳米管粗产物;其中,所述催化制备碳纳米管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以金属Ni为活性组分,以MgO为载体,金属Ni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余量为载体;
(3)将步骤(2)中制得的多壁碳纳米管粗产物在稀硝酸中浸泡并搅拌回流,然后用水漂洗,烘干后即可制得所述高纯度多壁碳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秉辉,唐旭光,郑进保,谢建榕,叶松寿,吴钊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