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振萍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24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管体的底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管体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的将管体外部的热热空气吸入,然后再排出到管体的外部,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A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和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由于现在通风路径过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采用自然风不足以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管体的底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进风口(2),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风口(3),所述管体(1)的底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5),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8),所述管体(1)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0),所述管体(1)的顶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用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进风口(2),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出风口(3),所述管体(1)的底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5),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8),所述管体(1)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0),所述管体(1)的顶部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框架(12),所述第二框架(12)的两侧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3),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仁洪刘素珍赵洁宇陈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振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