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炉火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22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炉火盘,它包括一火盘本体,火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火眼,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其特征在于:火盘本体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火眼为自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的细槽,每一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10°~20°夹角,每一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呈一25°~35°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盘能产生旋焰,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强度和热效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炉火盘,尤其是一种多燃料燃油炉火盘。普通燃油炉火盘一般为平盘直焰式,即火盘表面为平面,燃油喷出方向与火盘表面垂直。这种火盘的缺点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差,火焰长度长,燃烧充分性不易保证;直焰式燃烧强度较低,火焰发散角相对较大,与被加热容器之间的换热效率低。现在市场上较多见的一种旋焰式家用燃气炉,其燃烧效果比直焰式燃气炉好,但它的结构形式是按照天然气或煤气介质等设计的,其燃烧功率为2000千卡/小时左右,而燃油炉的燃烧功率可达40000千卡/小时左右,差距近20倍,因此,无法将燃气炉的结构形式直接用于燃油炉火盘,必须对全盘进行重新设计和试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产生旋焰,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强度和热效率的燃油炉火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一种燃油炉火盘,它包括一火盘本体,所述火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火眼,所述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盘本体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所述火眼为自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的细槽,每一所述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10°~20°夹角,每一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呈一25°~35°夹角。所述细槽为长短间隔设置。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比过火盘本体边缘处的水平面低3~5毫米。所述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连线的夹角为15°较佳。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的夹角为30°较佳。所述细槽的槽宽为0.5~1.5毫米。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将火盘上的火眼设计成在火盘径向和轴向均有倾斜度的细槽状,使油气燃料在喷出火盘的路程加长,同时使燃烧的火焰呈螺旋状转动,即旋焰,此旋焰带动其周围的空气作相应的旋转运动,加剧了空气流通,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进而使燃烧更加充分。2、本技术由于将火盘上表面设置成向内凹的浅盘状,与通常使用的平盘相比,减小了火焰的发散角度,使燃烧的火焰更加稳定集中,有效地提高燃烧强度和热效率。3、本技术由于间隔设置了长短两种细槽,因此可以使供氧量较充足的外端的供油气量大于内端,从而整个火盘表面的混氧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火盘本体1,火盘本体1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火盘本体1在靠近中心处比过火盘本体边缘处的水平面低3~5毫米。火盘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火眼,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火眼为长短相间的细槽2,其自火盘本体1靠近圆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每一细槽2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2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夹角,此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一般在15°左右。细槽2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2的垂直面也呈一夹角(如图3所示),此夹角取值范围为25°~35°,一般在30°左右。细槽2的宽度为0.5~1.5毫米。本技术能使整个火盘本体1表面的火焰呈螺旋状旋转,使燃料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均匀,从而使燃烧更加充分。如图1所示,每一细槽2的外端均在同一个圆周上,细槽2的长度分为长短两种,该两种细槽2间隔排布,这样可以使火盘本体1的外周供油量大于内周供油量,从而使整个火盘本体表面的混氧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如图3所示,本技术燃烧炉火盘表面内凹成浅锥面,与一般的平盘相比,减小了火焰的发散角度,使火焰喷射方向更加稳定集中,与被加热容器底部的形状相吻合,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和加热速度。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炉火盘,它包括一火盘本体,所述火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火眼,所述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盘本体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所述火眼为自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的细槽,每一所述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10°~20°夹角,每一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呈一25°~35°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为长短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比过火盘本体边缘处的水平面低3~5毫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比过火盘本体边缘处的水平面低3~5毫米。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连线的夹角为15°。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的夹角为30°。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的夹角为30°。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宽为0.5~1.5毫米。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宽为0.5~1.5毫米。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炉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槽的槽宽为0.5~1.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炉火盘,它包括一火盘本体,火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火眼,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其特征在于:火盘本体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火眼为自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的细槽,每一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10°~20°夹角,每一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呈一25°~35°夹角。本技术的火盘能产生旋焰,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强度和热效率。文档编号F23C5/00GK2436793SQ0025016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绳以健, 王新全, 何永水, 尹立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炉火盘,它包括一火盘本体,所述火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火眼,所述火眼下端与油气混合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盘本体的上表面自外向内逐渐下凹呈浅盘状,所述火眼为自所述火盘本体靠近中心处向外倾斜呈放射状设置的细槽,每一所述细槽的槽型走向与该细槽的外端点至圆心的连线呈一10°~20°夹角,每一所述细槽的槽深走向与过该细槽的垂直面呈一25°~35°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绳以健王新全何永水尹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