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044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包括基座、受流轨、回流轨和碳滑板;基座铺设在两轨道之间,受流轨和回流轨分别通过钢板固定于基座左右两侧;受流部分的碳滑板通过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受流轨滑动接触,回流部分的碳滑板通过另一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回流轨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传统接地方案带来的杂散电流和车体环流问题,还能有效解决碳滑板与受流轨表面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贴合问题,提高受流质量;此外还能降低铺设成本,节约空间,方便后期的维护管理。

A hybrid system of current collection and return on the ground of T-rail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轨交通输电
,具体为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牵引机车主要采用“弓网系统”方式受流,即位于车顶的受电弓支撑碳滑板弓头与架设在列车轨道上方的接触线产生摩擦接触,实现电能的传输;或者采用“第三轨受流系统”,即在列车轨道旁边设置刚性第三轨,位于列车侧下方的受流装置与刚性第三轨轨面滑动摩擦接触,实现电能的传输。采用以上两种受流方式供电的电力牵引机车均通过钢轨将部分电能回馈到牵引变电所降低了电能消耗,但仍然有部分电能耗散于大地中。完整的电力牵引机车受流回流系统--电能通过弓网系统或者第三轨受流系统传递到车内,再通过降压整流、逆变等环节为牵引电机提供电能,电流最后通过列车轮对流向钢轨,最终回馈到牵引变电所。电力机车牵引电流通过工作接地流入钢轨,可直接通过钢轨或吸上线实现牵引电流回流,保护接地通过接地碳刷与列车轮对相连,通过轮对与钢轨接触。但在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工作接地注入钢轨上的牵引电流较大,可能会从保护接地处流入车体,形成车体环流。在对传统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受流轨(3)、回流轨(4)和碳滑板(5);基座(1)铺设在两轨道之间,受流轨(3)和回流轨(4)分别通过钢板(2)固定于基座(1)左右两侧;受流部分的碳滑板(5)通过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受流轨(3)滑动接触,回流部分的碳滑板(5)通过另一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回流轨(4)滑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受流轨(3)、回流轨(4)和碳滑板(5);基座(1)铺设在两轨道之间,受流轨(3)和回流轨(4)分别通过钢板(2)固定于基座(1)左右两侧;受流部分的碳滑板(5)通过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受流轨(3)滑动接触,回流部分的碳滑板(5)通过另一减震装置固定于车底,并与回流轨(4)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T型轨地面“受流-回流”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垂直板件固定于水平板件之上的倒“T”型钢筋混凝土构件;两钢板(2)为倒“L”型,其竖直部分分别固定于基座(1)垂直板件两侧壁,其水平部分分别向左右两侧弯折;受流轨(3)和回流轨(4)分别固定于两钢板(2)水平部分的下方;受流部分的碳滑板(5)抵靠于受流轨(3)的底部,回流部分的碳滑板(5)抵靠于回流轨(4)的底部,两碳滑板(5)分别通过“C”型的碳滑板托架(6)固定于位于基座(1)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嵩罗远培张灿吴京驰饶阳叶智宗赖兴安吴广宁高国强杨雁高波李春茂曹保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