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89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极片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及工艺,包括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的切刀,用于将切断后极片切出极耳和圆角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所述第一刀口设置有第一极耳刀口,所述第二刀口设置有第二极耳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次冲切后将极耳和极片的倒角成型,节省了需要在前端设置极耳模具结构,进而提升极片制片效率。先将极片切断后再进行冲切极耳和倒角,使得极片倒角更加圆润,使得极片更具柔性,解决了极片在叠片过程中产生刺穿隔膜的问题,进而加强电芯的安全性。

A one-time forming devi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fillet of polar 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片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极片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的性能发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片的制作是通过在基材的两侧表面涂布极粉材料,将将涂布后的基材进行模切,得到所需大小和形状的极片。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852014A,其公开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的装置,如图3~图4所示,其目的是,可通过调节第一成型刀模和第二成型刀模之间的相互位置或更换不同类型的刀模,制备出所需的多种形状的异形锂离子电池极片元件。在实际使用中,其无论是在对极片的圆角还是极耳成型均存在不足,在后切断的结构无法做到纯圆角,还是存在隐患。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125232A,其公开了一种极片冲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如图5~图6所示,其目的是,裁切出规格的圆角,提高了极片优品率,降低了刺穿隔膜的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中,其无论是在对极片的圆角还是极耳成型均存在不足,在后切断的结构无法做到纯圆角,还是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一次冲切后将极耳和极片的倒角成型,节省了需要在前端设置极耳模具结构,进而提升极片制片效率。先将极片切断后再进行冲切极耳和倒角,使得极片倒角更加圆润,使得极片更具柔性,解决了极片在叠片过程中产生刺穿隔膜的问题,进而加强电芯的安全性的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及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的切刀,用于将切断后极片切出极耳和圆角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所述第一刀口设置有第一极耳刀口,所述第二刀口设置有第二极耳刀口。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冲切部与第二冲切部均为单个冲切结构,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开设于第一冲切部,所述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均开设于第二冲切部。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冲切件和第二冲切件,所述第一刀口开设于第一冲切件,所述第二刀口开设于第二冲切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冲切件和第四冲切件,所述第三刀口开设于第三冲切件,所述第四刀口开设于第四冲切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均为倒角刀口,所述倒角刀口为C角或圆角当中的一种设置。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工艺,包括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切刀将极片卷料分切成极片;步骤2,将极片分切后通过模具在极片一次冲切形成极耳和倒角。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2中,通过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一次将极片冲切成型极耳和倒角。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2中,第一冲切部通过第一刀口、第二刀口、第一极耳刀口和第二极耳刀口对极片冲切出极耳和倒角。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2中,第二冲切部通过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对极片切出倒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极片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在成型过程更加简单,成型效果更好,具体是采用一次冲切后将极耳和极片的倒角成型,节省了需要在前端设置极耳模具结构,进而提升极片制片效率。先将极片切断后再进行冲切极耳和倒角,使得极片倒角更加圆润,使得极片更具柔性,解决了极片在叠片过程中产生刺穿隔膜的问题,进而加强电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统极片成型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传统极片成型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传统极片成型的工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传统极片成型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切刀110、第一冲切部120、第一刀口121、第二刀口122、第一极耳刀口123、第二极耳刀口124、第一冲切件125、第二冲切件126、第二冲切部130、第三刀口131、第四刀口132、第三冲切件133、第四冲切件1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包括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的切刀110,用于将切断后极片切出极耳和圆角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第一冲切部120和第二冲切部130,所述第一冲切部120包括第一刀口121和第二刀口122,所述第二冲切部130包括第三刀口131和第四刀口132,所述第一刀口121设置有第一极耳刀口123,所述第二刀口122设置有第二极耳刀口124。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切部120与第二冲切部130均为单个冲切结构,所述第一刀口121和第二刀口122均开设于第一冲切部120,所述第三刀口131和第四刀口132均开设于第二冲切部130,采用单个冲切结构,可在分离后对间隔中的两组极片进行冲切,冲切效果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冲切部120包括第一冲切件125和第二冲切件126,所述第一刀口121开设于第一冲切件125,所述第二刀口122开设于第二冲切件12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冲切部130包括第三冲切件133和第四冲切件134,所述第三刀口131开设于第三冲切件133,所述第四刀口132开设于第四冲切件134,采用多组冲切结构,是将极片分切后同时四个角进行冲切形成极片和倒角,同样能够一次冲切形成极耳和倒角。第一刀口121、第二刀口122、第三刀口131和第四刀口132均为倒角刀口,所述倒角刀口为C角或圆角当中的一种设置,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的倒角结构,一般优选为圆角结构,保证极片成型后具有柔性,提升安全性。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工艺,包括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切刀110将极片卷料分切成极片;步骤2,将极片分切后通过模具在极片一次冲切形成极耳和倒角。步骤2中,通过第一冲切部120和第二冲切部130一次将极片冲切成型极耳和倒角。步骤2中,第一冲切部120通过第一刀口121、第二刀口122、第一极耳刀口123和第二极耳刀口124对极片冲切出极耳和倒角。步骤2中,第二冲切部130通过第三刀口131和第四刀口132,对极片切出倒角。采用两部即可将极片成型,极耳和倒角为一次成型,成型效果好,节省工位,提升效率。本专利技术在成型过程更加简单,成型效果更好,具体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的切刀,用于将切断后极片切出极耳和圆角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所述第一刀口设置有第一极耳刀口,所述第二刀口设置有第二极耳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极片卷料切断的切刀,用于将切断后极片切出极耳和圆角的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具包括第一冲切部和第二冲切部,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所述第一刀口设置有第一极耳刀口,所述第二刀口设置有第二极耳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切部与第二冲切部均为单个冲切结构,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开设于第一冲切部,所述第三刀口和第四刀口均开设于第二冲切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切部包括第一冲切件和第二冲切件,所述第一刀口开设于第一冲切件,所述第二刀口开设于第二冲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片极耳圆角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切部包括第三冲切件和第四冲切件,所述第三刀口开设于第三冲切件,所述第四刀口开设于第四冲切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奉军吴松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