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一楠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74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墙体,所述屋顶墙体的侧壁顶部安装有檐口,所述檐口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檐口的内部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套接有可滑动的滑筒,所述滑筒的侧壁通过合页连接有滤板,且滤板远离滑筒的一侧安装有上翘的弧板,所述檐口的底部且位于滤板的下方贯穿有顶杆,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滤板可对杂物进行拦截,当滤板上累积的杂物过多时,通过顶杆带动滤板缓慢上升,移动至檐口顶部时滤板受到顶杆的推力向檐口远离屋顶墙体的一侧翻转,可将滤板上的杂物抖落,达到清洁的作用,避免檐口部位堵塞造成漏水。

A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roof cornic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同时也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现有的檐口种类与形状相互固定,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在防水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下水管道容易被杂物所堵塞,导致了檐口内部产生积水,积水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就会造成墙体出现渗水,申请号为CN201821424404.3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通过多种电器设备对檐口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达到防水效果,但实际中檐口暴露在室外,长时间受风吹日晒,电器设备极易损坏,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解决了对比文件通过多种电器设备对檐口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达到防水效果,但实际中檐口暴露在室外,长时间受风吹日晒,电器设备极易损坏,实用性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墙体(1),所述屋顶墙体(1)的侧壁顶部安装有檐口(2),所述檐口(2)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7),所述檐口(2)的内部固定有立杆(3),所述立杆(3)的外壁套接有可滑动的滑筒(4),所述滑筒(4)的侧壁通过合页连接有滤板(5),且滤板(5)远离滑筒(4)的一侧安装有上翘的弧板(6),所述檐口(2)的底部且位于滤板(5)的下方贯穿有顶杆(9),且顶杆(9)的底部延伸至下水管(7)的外壁底侧,所述下水管(7)的侧壁安装有与顶杆(9)相适配的侧环(11),且侧环(11)的内径与顶杆(9)的外径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墙体(1),所述屋顶墙体(1)的侧壁顶部安装有檐口(2),所述檐口(2)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7),所述檐口(2)的内部固定有立杆(3),所述立杆(3)的外壁套接有可滑动的滑筒(4),所述滑筒(4)的侧壁通过合页连接有滤板(5),且滤板(5)远离滑筒(4)的一侧安装有上翘的弧板(6),所述檐口(2)的底部且位于滤板(5)的下方贯穿有顶杆(9),且顶杆(9)的底部延伸至下水管(7)的外壁底侧,所述下水管(7)的侧壁安装有与顶杆(9)相适配的侧环(11),且侧环(11)的内径与顶杆(9)的外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7)的内部顶侧和底侧均卡接有固定块(13),两个所述固定块(1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外壁环绕有螺旋片(15),所述转轴(14)的外壁底侧套接有传动齿轮(17),所述下水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一楠
申请(专利权)人:聂一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