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扣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建筑、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不断向工业化迈进,但受钢筋纵向连接形式的限制,极大的阻碍了发展的道路。传统的钢筋连接形式有绑扎连接、焊接、套筒连接。采用上述连接存在以下问题:采用绑扎连接需要有很长的搭接距离,同时接头需错开布置,并在有受力需求区往往禁止采用,由于搭接距离长,废料严重;焊接受其工艺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劳动量,且在钢筋形成整体后无法对内部钢筋进行焊接;套筒连接需对钢筋进行螺纹加工,同时在连接是需要转动套筒或钢筋放能达到连接效果,对于整体式钢筋网架,形成钢筋网后钢筋无法转动,转动套筒同样受到操作空间限制。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钢筋纵向连接方式进行改进,提高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节约母材用量、减轻劳作量和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纵向母材连接器。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弹扣式连接器,包括插槽装置、环扣装置和伸插装置。所述插槽装置包括连接件和卡扣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扣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槽装置、环扣装置和伸插装置;/n所述插槽装置包括连接件(1)和卡扣杆Ⅰ(2),所述连接件(1)呈柱状,所述连接件(1)的下端设置有内插孔(101);所述连接件(1)的上端连接有卡扣杆Ⅰ(2),所述卡扣杆Ⅰ(2)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若干所述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卡扣杆Ⅰ(2)的上端连接有母材Ⅰ;/n所述环扣装置呈柱状,所述环扣装置上下端的外表面均套有环形拉力弹簧(3);所述环扣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内腔(4),所述内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弹簧系统Ⅰ和压力弹簧系统Ⅱ,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位于压力弹簧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扣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槽装置、环扣装置和伸插装置;
所述插槽装置包括连接件(1)和卡扣杆Ⅰ(2),所述连接件(1)呈柱状,所述连接件(1)的下端设置有内插孔(101);所述连接件(1)的上端连接有卡扣杆Ⅰ(2),所述卡扣杆Ⅰ(2)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若干所述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卡扣杆Ⅰ(2)的上端连接有母材Ⅰ;
所述环扣装置呈柱状,所述环扣装置上下端的外表面均套有环形拉力弹簧(3);所述环扣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内腔(4),所述内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弹簧系统Ⅰ和压力弹簧系统Ⅱ,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位于压力弹簧系统Ⅱ的上方;
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包括两个铰接在内腔(4)内壁上的压力弹簧组(5),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的两个压力弹簧组(5)关于环扣装置的轴线对称;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Ⅱ包括两个铰接在内腔(4)内壁上的压力弹簧组(5),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Ⅱ的两个压力弹簧组(5)关于环扣装置的轴线对称;每个所述压力弹簧组(5)包括N个铰接在内腔(4)内壁上的压力弹簧,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所述环扣装置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圆孔状的卡扣槽Ⅰ(6)和卡扣槽Ⅱ(7),所述卡扣槽Ⅰ(6)和卡扣槽Ⅱ(7)的内壁上均布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若干所述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卡扣槽Ⅰ(6)与卡扣杆Ⅰ(2)相匹配,所述内腔(4)、卡扣槽Ⅰ(6)和卡扣槽Ⅱ(7)贯穿环扣装置的上下端;
所述环扣装置拆分为轴对称的两个环扣件(8),两个所述环扣件(8)之间形成空间S,所述伸插装置位于空间S内;
所述伸插装置包括细杆(9)、粗杆(10)和卡扣杆Ⅱ(11),所述粗杆(10)的上端与细杆(9)连接,下端与卡扣杆Ⅱ(11)连接;所述细杆(9)和粗杆(10)均位于内腔(4)所在的高度范围内,所述细杆(9)上端的直径与内插孔(101)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和压力弹簧系统Ⅱ的压力弹簧组(5)均滑动连接到细杆(9)的侧壁上;所述卡扣杆Ⅱ(11)位于卡扣槽Ⅱ(7)所在的高度范围内,所述卡扣杆Ⅱ(11)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若干所述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卡扣杆Ⅱ(11)与卡扣槽Ⅱ(7)相匹配;所述卡扣杆Ⅱ(11)的下端连接有母材Ⅱ;
工作时,需要将所述母材Ⅰ和母材Ⅱ连接;将所述插槽装置放置在环扣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插槽装置从上至下穿过卡扣槽Ⅰ(6)伸入空间S内,所述内插孔(101)与细杆(9)的上端相互插合;当所述压力弹簧系统Ⅰ的压力弹簧组(5)与细杆(9)的滑动连接点接触到连接件(1)时,所述伸插装置向上移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