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44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包括筒体、密封盖和三通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通过第二螺纹接头和第一螺纹接头可快速组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开关可控制自来水直接从出水喷头喷出,或从筒体内经净化后使用,避免筒体净化材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净化效果降低或净化材料更换频繁,电池和紫光灯可进行动态杀菌,细孔过滤层可过滤水中的泥沙胶体等污染物,在活性炭过滤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异色、异味和余氯,在反渗透RO膜和纳米银纤维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重金属、细菌病毒和氯化物,同时通过旋转密封盖可快速进行净化材料的更换,使用保养方便快捷。

A new dual-purpose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具体是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
技术介绍
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出厂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输水管网及高楼水塔、水箱等设施,在这些传输过程中,自来水中增加的污染物甚多,铁锈、污垢、细菌等都直接影响自来水的水质,它们互相作用后,还会产生更加多的有毒化学物质,称之为自来水污染;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来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等污染物。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目前,现有的净水器一般只能被动使用,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进行净化,但是,我们在普通清洗物品时,并不需要高标准的自来水,这样对净水器中的净水材料耗费严重,导致净水效果降低,使用成本增加,同时现有的净水器净水效果不足,且设置有紫光灯部件的净水器采用明线连接市电,安全风险增加。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包括筒体、密封盖和三通阀,所述筒体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筒体内部上侧设置有细孔过滤层,所述筒体内壁中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筒体内壁下侧设置有反渗透RO膜,所述筒体下端中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筒体左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接头,所述第一螺纹接头左端螺纹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中部前端设置有开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内部下端设置有若干紫光灯,所述密封盖内部设置有电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细孔过滤层选用PP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性炭过滤层选用颗粒活性炭,所述筒体和密封盖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内壁下侧且位于反渗透RO膜下侧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阀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接头,所述三通阀下端设置有出水喷头,所述出水喷头下端中部内嵌设置有过滤网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通过第二螺纹接头和第一螺纹接头可快速组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开关可控制自来水直接从出水喷头喷出,或从筒体内经净化后使用,避免筒体净化材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净化效果降低或净化材料更换频繁,电池和紫光灯可进行动态杀菌,细孔过滤层可过滤水中的泥沙胶体等污染物,在活性炭过滤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异色、异味和余氯,在反渗透RO膜和纳米银纤维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重金属、细菌病毒和氯化物,同时通过旋转密封盖可快速进行净化材料的更换,使用保养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中出水喷头的仰视图。图3为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中筒体的仰视图。图中:筒体1、密封盖2、电池3、紫光灯4、细孔过滤层5、活性炭过滤层6、反渗透RO膜7、纳米银纤维层8、出水孔9、第一螺纹接头10、三通阀11、第二螺纹接头12、开关13、出水喷头14、过滤网格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包括筒体1、密封盖2和三通阀11,所述筒体1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筒体1内部上侧设置有细孔过滤层5,所述筒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筒体1内壁下侧设置有反渗透RO膜7,所述筒体1下端中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水孔9,所述筒体1左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接头10,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0左端螺纹连接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中部前端设置有开关13。所述密封盖2内部下端设置有若干紫光灯4,所述密封盖2内部设置有电池3。所述细孔过滤层5选用PP棉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选用颗粒活性炭,所述筒体1和密封盖2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所述筒体1内壁下侧且位于反渗透RO膜7下侧设置有纳米银纤维层8。所述三通阀11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接头12,所述三通阀11下端设置有出水喷头14,所述出水喷头14下端中部内嵌设置有过滤网格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工作时,三通阀11通过第二螺纹接头12与自来水管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接头10与筒体1连接,组装方便快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开关13的作用下即可将自来水直接从出水喷头14喷出,也可将自来水送入筒体1内经净化后排出使用,避免筒体1净化材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净化效果降低或净化材料更换频繁,在电池3和紫光灯4的作用下,进行动态杀菌,在细孔过滤层5的作用下,过滤水中的泥沙胶体等污染物,在活性炭过滤层6的作用下,有效祛除异色、异味和余氯,在反渗透RO膜7和纳米银纤维层8的作用下,有效祛除重金属、细菌病毒和氯化物,同时通过旋转密封盖2可快速进行净化材料的更换,使用保养方便快捷。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通过第二螺纹接头和第一螺纹接头可快速组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开关可控制自来水直接从出水喷头喷出,或从筒体内经净化后使用,避免筒体净化材料的过度消耗,导致净化效果降低或净化材料更换频繁,电池和紫光灯可进行动态杀菌,细孔过滤层可过滤水中的泥沙胶体等污染物,在活性炭过滤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异色、异味和余氯,在反渗透RO膜和纳米银纤维层的作用下,有效祛除重金属、细菌病毒和氯化物,同时通过旋转密封盖可快速进行净化材料的更换,使用保养方便快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包括筒体(1)、密封盖(2)和三通阀(1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筒体(1)内部上侧设置有细孔过滤层(5),所述筒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筒体(1)内壁下侧设置有反渗透RO膜(7),所述筒体(1)下端中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水孔(9),所述筒体(1)左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接头(10),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0)左端螺纹连接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中部前端设置有开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包括筒体(1)、密封盖(2)和三通阀(1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筒体(1)内部上侧设置有细孔过滤层(5),所述筒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筒体(1)内壁下侧设置有反渗透RO膜(7),所述筒体(1)下端中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水孔(9),所述筒体(1)左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接头(10),所述第一螺纹接头(10)左端螺纹连接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中部前端设置有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用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内部下端设置有若干紫光灯(4),所述密封盖(2)内部设置有电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河
申请(专利权)人:康斐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