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31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纸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供纸装置具有:盘承接部、支承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卡合机构、施力部和加压盘。卡合机构具有第一长孔和第一突起部,第一长孔在支承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上以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一突起部被设置于支承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上,被插入第一长孔。施力部被设置于盘承接部,对支承部施力以使支承部离开盘承接部。加压盘被设置于盘承接部,加压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在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盘承接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上与第二连接部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简单地构成供纸装置。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20996193.4,申请日为:2018年06月27日,名称为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给薄片(纸张)的供纸装置。在供纸装置中,加压盘(支承部)能够相对于盘承接部(主体部)沿上下方向摆动。在加压盘的上方配置有供纸辊。当加压盘上没有薄片时,加压盘被配置于摆动到下方的位置。操作者在将多张薄片载置在加压盘之后,将加压盘配置在摆动到上方的位置。多张薄片中的最上方的薄片与供纸辊接触。当供纸辊旋转时,最上方的薄片被输送。但是在现有技术的供纸装置中,存在构成供纸装置的零部件的数量、连接部旋转的转动轴的数量等多,供纸装置变得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化的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具有:盘承接部、支承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卡合机构、施力部和加压盘。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以可绕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来被支承,并且支承纸张。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方式来被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输送正交方向为轴,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卡合机构具有第一长孔和第一突起部,其中,所述第一长孔在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上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上,被插入所述第一长孔,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长孔沿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施力部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对所述支承部施力以使所述支承部离开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克服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向接近所述盘承接部的接近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通过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向离开所述盘承接部的分离位置移动。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供纸装置,具有:盘承接部、支承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卡合机构、施力部和加压盘。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以可绕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来被支承,并且支承纸张。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方式来被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输送正交方向为轴,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卡合机构具有第一长孔和第一突起部,其中,所述第一长孔在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上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上,被插入所述第一长孔,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长孔沿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施力部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对所述支承部施力以使所述支承部离开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克服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向接近所述盘承接部的接近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通过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向离开所述盘承接部的分离位置移动。通过本技术,能够简单地构成供纸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截面的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加压盘移动到接近位置时的手动供纸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加压盘移动到接近位置时的手动供纸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盘承接部的盘侧长孔周边的立体图;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杆部件以及连接部卡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剖切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杆部件以及连接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杆部件侧卡合部卡合于盘承接部的侧壁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放大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的示意图;图9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例的框图;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加压盘移动到分离位置时的手动供纸单元的立体图;图12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加压盘移动到分离位置时的手动供纸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3是俯视观察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s)、打印机、复印机等。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是MFP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主体11。在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包括透明玻璃的原稿台12。在原稿台12上设置有自动原稿输送部(ADF)13。在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部14。操作部14包括具有各种键的操作面板14a、触摸屏式的操作显示部14b。在ADF13的下部设置有扫描仪部15。扫描仪部15读取被ADF13输送的原稿或放置在原稿台12上的原稿。扫描仪部15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例如,扫描仪部15具有图像传感器16。例如,图像传感器16也可以是紧贴型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6在读取载置在原稿台12上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沿原稿台12进行移动。图像传感器16逐行的读取一页原稿上的原稿图像。图像传感器16在读取被ADF13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在图1所示的固定位置读取被输送的原稿。主体11在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转印部17。主体11在下部具有供纸盒18A、18B和本实施方式的手动供纸单元(供纸装置)18C。供纸盒18A、18B被配置于主体11的内部。供纸盒18A、18B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重叠配置。手动供纸单元18C在后述的反转输送路径84的下方向主体11的侧方突出。供纸盒18A、18B以及手动供纸单元18C收容各种尺寸的薄片(纸张)P。各种尺寸的薄片P,沿薄片P的输送面的作为与薄片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输送正交方向的中心轴线被定位于固定位置。另外,在图1中,没有示出输送方向以及输送正交方向的坐标。供纸盒18A(18B)具有供纸机构19A(19B)。另外,供纸盒18A(18B)具有供纸机构19A(19B)意味着供纸盒18A具有供纸机构19A,以及供纸盒18B具有供纸机构19B。在以下的记载中亦同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盘承接部、支承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卡合机构、施力部和加压盘,其中,/n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以可绕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来被支承,并且支承纸张;/n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方式来被引导;/n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输送正交方向为轴,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n所述卡合机构具有第一长孔和第一突起部,其中,所述第一长孔在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上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上,被插入所述第一长孔,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长孔沿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n所述施力部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对所述支承部施力以使所述支承部离开所述盘承接部;/n所述加压盘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克服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向接近所述盘承接部的接近位置移动,/n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通过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向离开所述盘承接部的分离位置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0 US 15/709,784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盘承接部、支承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卡合机构、施力部和加压盘,其中,
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以可绕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来被支承,并且支承纸张;
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纸张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方式来被引导;
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输送正交方向为轴,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所述卡合机构具有第一长孔和第一突起部,其中,所述第一长孔在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上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突起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上,被插入所述第一长孔,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长孔沿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施力部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对所述支承部施力以使所述支承部离开所述盘承接部;
所述加压盘被设置于所述盘承接部,所述加压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克服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向接近所述盘承接部的接近位置移动,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且,在所述支承部能够通过所述施力部的作用力向离开所述盘承接部的分离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部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向或接触的引导面,
所述引导面倾斜,以此,所述引导面越靠向所述输送方向的所述上游侧,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第一方向的端部的台阶部和形成于第二方向的端部的台阶部相卡合,其中,形成于第一方向的端部的台阶部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形成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部分的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台阶部;形成于第二方向的端部的台阶部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形成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部分的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盘承接部形成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部,多个所述第二突起部被插入所述第二长孔,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长孔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
通过多个所述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被以相对于所述盘承接部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的方式来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长孔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城敏明伊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