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22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转动板、设于底座上的椅背、固定连接于转动板上的座板、板弹簧和U形转杆;U形转杆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可转动设于底座的转动部;转动部与转动板的前端连接;底座设有位于U形转杆下方的螺丝,螺丝螺纹连接于板弹簧的中部,板弹簧的顶部前侧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板弹簧的底部与底座卡接;转动板的后端设有限位块,底座对应设有位于椅背下方的限位板;当座板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板的底面。U形转杆在板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带动座板自动回复原位,通过调节板弹簧与底座之间的螺丝,来调整板弹簧的弹力,进而调整座板回复原位的速度,具有实用可靠、回复平稳、速度可调、寿命长的优点。

A seat with adjustable recovery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在礼堂、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中,安装了一排排的公共座椅,其座垫(或座板)可以翻转,在人坐上座椅上时,座垫转动至水平状态,人离开座椅后,座垫会自动回复至收起(或竖直)的状态。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使座椅占用面积小,扩展了公共场所的可利用空间,以便于人们通行。在传统的座椅结构中,座垫的回复往往采用弹簧弹性结构构成,可存在着如下的缺点:随着使用时间的过长弹簧回复逐渐失效;回复过程中噪音较大。当然,也有采用扭簧、气弹簧等零部件,但是,气弹簧的使用寿命较短,扭簧回复时容易出现不平衡。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座垫的回复速度不可调节,在使用过程中,有些座垫回复较快,而有些座垫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回复较慢,不够统一。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回复速度不可调的问题,具有实用可靠、回复平稳、速度可调、寿命长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转动板、设于底座上的椅背、固定连接于转动板上的座板;其还包括板弹簧和U形转杆;所述U形转杆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可转动设于底座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转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有位于U形转杆下方的螺丝,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板弹簧的中部,所述板弹簧的顶部前侧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所述板弹簧的底部与底座卡接;所述转动板的后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底座对应设有位于椅背下方的限位板;当所述座板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板的底面。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板弹簧的顶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底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的钩部。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板弹簧的底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底座对应设有适于定位块插入的定位孔。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板弹簧的中部固定设有与螺丝连接的拉铆螺母。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拉铆螺母为平头竖纹拉铆螺母。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转动部的外端设有与转动板卡接的连接部,所述转动板对应设有适于连接部插入的卡孔。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固定于支撑座上的支架;从左视角度看,所述支架呈U形;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后端前侧;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适于转动部插入并旋转的第一开口。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从俯视角度看,所述安装座和支架的前端呈U形;从仰视角度看,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呈U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定位部,所述支架的前端对应设有适于定位部插入的定位开口。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所述定位开口呈U形。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还包括包裹着板弹簧的顶部和钩部的塑料保护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具有实用可靠、回复平稳、速度可调、寿命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设置了U形转杆和板弹簧,U形转杆在板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带动座板自动回复原位,通过调节板弹簧与底座之间的螺丝,来调整板弹簧的弹力,进而调整座板回复原位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在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转动板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板弹簧、U形转杆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板弹簧、U形转杆与安装座连接的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安装座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中,安装座的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在使用状态时,板弹簧、转动板与U形转杆的工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在不使用状态时,板弹簧、转动板与U形转杆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2、图5、图6、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9、转动板3、设于底座9上的椅背(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于转动板3上的座板(图中未示出);其还包括板弹簧6和U形转杆5。如图5、图8所示,所述U形转杆5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可转动设于底座9的转动部51。转动部51与U形转杆5一体成型,转动部51的水平轴线与U形转杆的水平轴线之间距离较小,呈现出车横把的形状。如图5、图8所示,所述转动部51与转动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座板可以通过螺栓安装于转动板3上,当座板转动时,转动板3随之同步转动,此刻转动部51以及U形转杆5跟随着转动板3一并转动。如图3、图4、图5、图6、图8所示,所述底座9设有位于U形转杆5下方的螺丝(图中未示出),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板弹簧6的中部,所述板弹簧6的顶部前侧面与U形转杆5相抵接,所述板弹簧6的底部与底座9卡接。具体地,所述板弹簧6的底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定位块62,所述底座9对应设有适于定位块62插入的定位孔21。板弹簧6通过定位块62卡入定位孔21内,再使用螺丝来连接板弹簧6的中部,而板弹簧6的顶部与U形转杆5相抵接,如图10所示,在不使用状态时,板弹簧6处于自然(或不发生形变)状态。如图9所示,在使用状态时,板弹簧6的底部受到底座施以的方向朝后的作用力而不会向前摆动,板弹簧的中部受到螺丝的拉力而不会往后移动,然而,板弹簧的顶部因U形转杆的转动而受到向后的作用力,从而往后摆动,发生了形变。如图9、图10所示,在座板从不使用状态切换到使用状态的过程中,U形转杆5随着转动板3绕着转动部51的轴线顺时针转动,U形转杆从倾斜朝前转动至倾斜朝后,U形转杆5始终与板弹簧6的顶部前侧面相抵接,过程中,板弹簧6受到U形转杆5的压力发生形变。当人离开座板后,座板在自身重力以及板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原位(或称竖直状态)。板弹簧6为了恢复至自然状态,会对U形转杆5施以作用力,推动U形转杆5逆时针转动。另外,通过对螺丝进行拧入、拧出,调节板弹簧6与底座9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板弹簧的顶部所受到来自U形转杆的压力,形变越严重,压力越大,板弹簧施以U形转杆的作用力越大,U形转杆逆时针转动越快,座板回复速度越快,最终起到调整座板回复速度的作用。板弹簧经过热处理后呈一定的弧度,因此自身产生一定的预应力,提高其强度、刚度,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U形拉杆)导致的拉应力,避免板弹簧的结构遭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转动板、设于底座上的椅背、固定连接于转动板上的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弹簧和U形转杆;/n所述U形转杆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可转动设于底座的转动部;/n所述转动部与转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n所述底座设有位于U形转杆下方的螺丝,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板弹簧的中部,所述板弹簧的顶部前侧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所述板弹簧的底部与底座卡接;/n所述转动板的后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底座对应设有位于椅背下方的限位板;当所述座板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板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包括底座、转动板、设于底座上的椅背、固定连接于转动板上的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弹簧和U形转杆;
所述U形转杆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可转动设于底座的转动部;
所述转动部与转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设有位于U形转杆下方的螺丝,所述螺丝螺纹连接于板弹簧的中部,所述板弹簧的顶部前侧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所述板弹簧的底部与底座卡接;
所述转动板的后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底座对应设有位于椅背下方的限位板;当所述座板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块抵接于限位板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弹簧的顶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底面与U形转杆相抵接的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弹簧的底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底座对应设有适于定位块插入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复速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弹簧的中部固定设有与螺丝连接的拉铆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丽江椅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