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92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产素进行人工催产;2)将注射催产素的亲鱼放入有附着物的网箱中,待其发情追尾,并在附着物上自然产卵受精;3)将附着的受精卵转移到孵化主槽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授精及孵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下池后的成活率,降低了亲鱼损耗,减少了人工成本,适用于黏性鱼卵的连续孵化养殖,有利于提高鱼类人工养殖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鱼类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 method of artificial abortion, natural mating and fertilization, floating flow incubation of embry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繁殖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然界的鱼类有32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鱼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这些蛋白质多来源于人工养殖,而鱼类的人工育种工作是这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鱼类人工育种多为传统的人工催产-人工干法/湿法授精-孵化。催产后的亲鱼发情时间与鱼性腺发育成熟度、催产素的剂量及水温等有重要的联系,发情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多次拉网逐条检查情况,易造成亲鱼受伤。人工授精需由腹部至泄殖腔挤压亲鱼,多次挤压极易造成亲鱼性腺损伤、肋骨断裂和鳞片掉落等问题,且受伤的鱼第二年不能生产或甚至死亡;人工授精易将未完全成熟的卵子挤出,这些卵子没有受精能力,孵化时易长水霉,影响正常胚胎的孵化,致使孵化率低下,成活率不高,鱼苗活性低;人工授精需多次、逐条检查待产卵的亲鱼、挤卵授精,耗费大量的人力。这些问题长期阻碍了鱼类养殖的发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黏性鱼卵指卵膜表面有黏液或黏丝的鱼卵,如鲤、鲫、鲂、鲴、鲌等鱼类所产的卵。由于黏性鱼卵的黏性,受精卵常随机黏附于水池的内壁上,易被大鱼吃掉,且难以收集转入专门的孵化槽中进行高效率孵化,影响了人工养殖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避免挤压伤害亲鱼、孵化率高、成活率高、适用于黏性鱼卵连续孵化的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放入圆池内的同一催产网箱中,所述催产网箱中设有受精卵附着物,所述圆池内设有水深低于催产网箱上开口的流水(流水可刺激亲鱼产卵产精),待亲鱼发情追尾并完成自然交配受精(可以避免人工授精的挤压伤害亲鱼,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得到的受精卵自然附着在催产网箱的受精卵附着物上(黏性鱼卵的卵膜表面有黏性,能够黏附于附着物上),待受精卵附着物上附着的受精卵达到足够数量后将受精卵附着物取出,然后在催产网箱中放入新的受精卵附着物(继续黏附受精卵),待该批次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停止产卵产精后,在催产网箱中替换入新的经过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继续交配受精);(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转移到孵化槽中,使受精卵附着物完全沉入水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待胚胎出苗后将不再附着有受精卵的附着物取出,待孵化出的鱼苗长出腰点后转移到饲养池中饲养,在孵化槽中重新放入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继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为鲤、鲫、鲂、鲴、鲌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人工催产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分别从胸鳍根部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10ug/k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00-600IU/kg的混合催产剂进行催产,针头朝向腹部,进行腹腔注射,注射时用湿毛巾包裹住亲鱼的头及鳃部,先注射父本亲鱼,3-5h后再注射母本亲鱼。性腺发育良好的母本亲鱼腹部明显凸出(怀卵量大),腹部柔软,性腺发育良好的父本亲鱼轻压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该人工催产方法能够缩短发情、交配受精周期,有效提高亲鱼的产卵、产精效率。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受精卵附着物包括棕片和/或网片,所述催产网箱的孔径为1-3cm,所述圆池内的水温为23-26℃。棕片、网片适合受精卵的黏附;孔径为1-3cm催产网箱既能保证流水效果,又能有效限制亲鱼的游动范围;23-26℃的水温适于亲鱼产卵产精、交配受精。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圆池的正圆中心设有圆池溢水口,在所述圆池的外壁附近分别设有多个进水口,且多个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均为圆池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所述圆池的底部设有增氧气流管道,所述圆池外壁外周设有增氧水流管道;所述圆池内同时放置多个催产网箱。该圆池可以形成环形水流,能够同时进行多个鱼类品种的催产,或同一鱼类分网箱催产,为催产过程提供有效的流水刺激,促进亲鱼产卵产精,并能提供富足的氧气,可同时催产更多的鱼而不缺氧,大大提高了圆池的利用率和催产的效率,适合产业化养殖生产。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受精卵附着物通过绳子悬挂在催产网箱上方,使受精卵附着物垂直悬浮在催产网箱内;所述步骤(2)中,受精卵附着物通过绳子系在长棍上,长棍横搭在孵化槽上方,使受精卵附着物完全垂直悬浮在孵化槽的水中。受精卵附着物要垂直悬浮在催产网箱内,覆盖各个水层,利于有效黏附受精卵;受精卵附着物不能完全覆在催产网箱的四周,会影响流水刺激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温度为23-26℃。该温度适合受精卵孵化,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孵化槽包括孵化主槽,在所述孵化主槽的侧面设有溢水槽,所述孵化主槽与溢水槽之间通过纱网隔开,所述溢水槽的底部或外壁上设有溢水口,所述孵化主槽的底部设有可供鱼苗通过的放水口,还设有平铺于整个孵化主槽底部的进水管。纱网的密度以避免鱼苗逸出为准;平铺于整个孵化主槽底部的进水管将受精卵附着物冲起,使受精卵充分与水中溶氧接触,可以提高孵化率。更优选的,孵化主槽的长×宽×高为4m×2m×1.2m,溢水口至孵化主槽底部的垂直深度为1m左右。更优选的,所述溢水槽的顶部与孵化主槽的顶部齐平,所述溢水槽的深度为孵化主槽深度的一半;所述进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使整个孵化主槽均匀进水,将流水方向控制为由下至上,利于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更优选的,所述溢水口通过管道与1号蓄水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与2号蓄水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1号蓄水池与2号蓄水池通过井泵相连,所述1号蓄水池的顶部低于溢水口,所述2号蓄水池的底部高于孵化主槽的顶部。溢水口溢出的水流入1号蓄水池,通过抽水泵抽至2号蓄水池中,然后通过所述进水管流入孵化主槽中实现循环流水;2号蓄水池越高越好,利于进水管进水,或在进水方向设置增压泵,便于控制进水压力,有利于控制流水孵化的流水速率。更优选的,所述溢水槽为分离式溢水槽,所述分离式溢水槽的每个溢水槽单元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可控制开关的溢水口,以便根据需求调整孵化主槽内的水位。相较于一体式溢水槽而言,分离式溢水槽可以降低单个纱网的水压承受力,可以有效延长纱网的使用寿命,且纱网损坏时只需针对性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溢水槽的纱网,节省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自然交配受精,避免人工受精挤压伤害亲鱼,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用于黏性鱼卵的连续孵化养殖,孵化率高,成活率高,有利于提高鱼类人工养殖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圆池可以形成环形水流,能够同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经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放入圆池内的同一催产网箱中,所述催产网箱中设有受精卵附着物(16),所述圆池内设有水深低于催产网箱上开口的流水,待亲鱼发情追尾并完成自然交配受精,得到的受精卵自然附着在催产网箱的受精卵附着物(16)上,待受精卵附着物(16)上附着的受精卵达到足够数量后将受精卵附着物(16)取出,然后在催产网箱中放入新的受精卵附着物(16),待该批次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停止产卵产精后,在催产网箱中替换入新的经过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n(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16)转移到孵化槽中,使受精卵附着物(16)完全沉入水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待胚胎出苗后将不再附着有受精卵的附着物取出,待孵化出的鱼苗长出腰点后转移到饲养池中饲养,在孵化槽中重新放入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16),继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催产-自然交配受精-胚胎浮性流水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放入圆池内的同一催产网箱中,所述催产网箱中设有受精卵附着物(16),所述圆池内设有水深低于催产网箱上开口的流水,待亲鱼发情追尾并完成自然交配受精,得到的受精卵自然附着在催产网箱的受精卵附着物(16)上,待受精卵附着物(16)上附着的受精卵达到足够数量后将受精卵附着物(16)取出,然后在催产网箱中放入新的受精卵附着物(16),待该批次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停止产卵产精后,在催产网箱中替换入新的经过人工催产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16)转移到孵化槽中,使受精卵附着物(16)完全沉入水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待胚胎出苗后将不再附着有受精卵的附着物取出,待孵化出的鱼苗长出腰点后转移到饲养池中饲养,在孵化槽中重新放入附着有受精卵的受精卵附着物(16),继续进行胚胎浮性流水孵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人工催产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分别从胸鳍根部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10ug/k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00-600IU/kg的混合催产剂进行催产,针头朝向腹部,进行腹腔注射,注射时用湿毛巾包裹住亲鱼的头及鳃部,先注射父本亲鱼,3-5h后再注射母本亲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受精卵附着物(16)包括棕片和/或网片,所述催产网箱的孔径为1-3cm,所述圆池内的水温为23-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圆池的正圆中心设有圆池溢水口(3),在所述圆池外壁(4)附近分别设有多个进水口(9),且多个进水口(9)的进水方向均为圆池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军吴昌罗凯坤廖志元张纯陶敏覃钦博汤陈宸王余德胡方舟王石刘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