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4
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它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重度苏打碱地改良方法采用高施加量的改良剂,导致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的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1)挖掘环沟,浅翻田块;(2)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将石膏类改良剂施入田块;或者不施用改良剂;(3)第二年春季,放水泡田或不放水泡田;(4)鱼蟹选择;(5)放养管理;(6)捕捞鱼蟹;即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只在第一阶段施加10t/ha改良剂,排水1次;收获成蟹78.6kg/ha;0~15cm土壤pH值由10.0降至9.25,含盐量由1.2%降至1.05%。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可以第一阶段不施加改良剂、不放水泡田,降低了开发成本;收获成蟹42.6kg/ha,鱼272kg/ha。0~15cm土壤pH值由9.50降至9.15,含盐量由1.0%降至0.8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土地改良领域。

The method of compou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e heavy soda alkali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约373万ha,土壤表现为“三高两低”(即pH高、苏打含量高、交换性钠含量高,通透性低、养分有效性低)。大面积重度苏打盐碱地及“碱斑地”因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开发利用或开发利用成本过高,而被闲置弃耕,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手段改土-种稻的苏打盐碱地开发利用方式获得发展。对于在过去生产条件下难以利用的重度苏打碱地而言,化学改良是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报道的化学改良剂主要有氯化钙、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硫酸、盐酸、硫磺、硫铁矿、硫酸铝等。生产实际应用较多的主要是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等石膏类改良剂,改良原理是以石膏类改良剂中Ca2+和Mg2+置换出被土壤颗粒吸附的Na+,重度苏打盐碱地改良推荐的石膏施加量为30t/ha。苏打盐碱地改土利用的核心是以水洗盐、以水抑盐、建立地表“淡化层”。由于Na+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性强,简单的泡田-排水过程洗盐效果差,并需要在插秧整地前进行多次泡田洗盐,水资源浪费较大,要实现重度苏打碱地的水田利用,常规的利用方式是先进行化学改良,通常需要在土壤中投放改良剂,配合灌溉排水洗盐排盐,促进土壤团聚过程,增强土壤通透性。土壤结构改善加快盐分淋洗速率,加速淡化层形成,提高以水洗盐的效果,重度盐碱地改良需要排水3~5次。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重度苏打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改土-种稻开发利用模式仍存在着一些不足:(1)改土需要投入大量改良剂,导致初期土地开发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负担,最终导致大量土地被弃耕。(2)施加改良剂后一定时期内,水中盐碱含量会因离子置换而大幅提高,危害水稻秧苗返青及生长,因此必须频繁泡田排水甚至边进水边排水,造成水资源和土壤养分的极大浪费。(3)改良剂施加后至“淡化层”建立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这一时期内种稻的产量和收益很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重度苏打碱地改良方法采用高施加量的改良剂,导致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第一阶段:(1)重度苏打盐碱地及“碱斑地”于秋季按水田利用规格建设田块,修建进水、排水渠道,挖掘宽为1~2m、深为1~1.5m的环沟,出土筑坝,田块使用农机浅翻15~18㎝,整平后待用;(2)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按照5~10t/ha施用量将石膏类改良剂均匀施入建好的田块,旋耕混入1~18cm土层内;或者不施用改良剂;(3)第二年春季,放水泡田,水深2~5cm,使用水田打浆机打浆后静止1~7天,水质浊度下降后排水,重复灌、排水1~2次;或者不放水泡田;二、第二阶段:(4)鱼蟹选择:第二年5月上旬,将步骤(1)挖掘的环沟内放满水,田块水深10~20㎝,放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其中蟹苗密度15kg/ha~25kg/ha,鱼苗密度50kg/ha;(5)放养管理:加装60cm高防逃围栏,补水以维持水深;(6)第二年9月中下旬,捕捞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捕捞7天后,排水晒田,农机能够进入时浅翻;即完成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步骤(4)中所述草食性鱼类是草鱼,所述杂食性鱼类是鲤或银鲫,所述滤食性鱼类是鳙。本专利技术只在第一阶段施加改良剂,一般情况下,重度盐碱地改良需要石膏类改良剂30t/ha,而本方法,仅需10t/ha的改良剂;本方法只在第一阶段排水1次(一般情况下,重度盐碱地改良需要排水3~5次);收获成蟹78.6kg/ha;0~15cm土壤pH值由10.0降至9.25,含盐量由1.2%降至1.05%,降碱抑盐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也可以第一阶段不施加改良剂、不放水泡田,降低了初期土地开发成本;收获成蟹42.6kg/ha,鱼272kg/ha。0~15cm土壤pH值由9.50降至9.15,含盐量由1.0%降至0.83%,降碱抑盐效果明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第一阶段:(1)重度苏打盐碱地及“碱斑地”于秋季按水田利用规格建设田块,修建进水、排水渠道,挖掘宽为1~2m、深为1~1.5m的环沟,出土筑坝,田块使用农机浅翻15~18㎝,整平后待用;(2)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按照5~10t/ha施用量将石膏类改良剂均匀施入建好的田块,旋耕混入1~18cm土层内;或者不施用改良剂;(3)第二年春季,放水泡田,水深2~5cm,使用水田打浆机打浆后静止1~7天,水质浊度下降后排水,重复灌、排水1~2次;或者不放水泡田;二、第二阶段:(4)鱼蟹选择:第二年5月上旬,将步骤(1)挖掘的环沟内放满水,田块水深10~20㎝,放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其中蟹苗密度15kg/ha~25kg/ha,鱼苗密度50kg/ha;(5)放养管理:加装60cm高防逃围栏,补水以维持水深;(6)第二年9月中下旬,捕捞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捕捞7天后,排水晒田,农机能够进入时浅翻;即完成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三、第三阶段:(7)种植水稻:第二阶段完成后次年春天,实现地力提升和“淡化层”建立后集成盐碱地常规水稻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种植水稻。选择耐盐碱水稻品种,钵育壮秧大苗,合理施肥等常规田间管理。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重复第二阶段1~3年,即完成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4)中所述草食性鱼类是草鱼,所述杂食性鱼类是鲤或银鲫。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4)中所述滤食性鱼类是鳙。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1)中所述环沟的宽为1.5m、深为1.2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1)中所述田块使用农机浅翻16㎝。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2)中按照8t/ha施用量将石膏类改良剂均匀施入建好的田块,旋耕混入10cm土层内。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一、第一阶段:/n(1)重度苏打盐碱地及“碱斑地”于秋季按水田利用规格建设田块,修建进水、排水渠道,挖掘宽为1~2m、深为1~1.5m的环沟,出土筑坝,田块使用农机浅翻15~18㎝,整平后待用;/n(2)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按照5~10t/ha施用量将石膏类改良剂均匀施入建好的田块,旋耕混入1~18cm土层内;/n或者不施用改良剂;/n(3)第二年春季,放水泡田,水深2~5cm,使用水田打浆机打浆后静止1~7天,水质浊度下降后排水,重复灌、排水1~2次;/n或者不放水泡田;/n二、第二阶段:/n(4)鱼蟹选择:第二年5月上旬,将步骤(1)挖掘的环沟内放满水,田块水深10~20㎝,放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其中蟹苗密度15kg/ha~25kg/ha,鱼苗密度50kg/ha;/n(5)放养管理:加装60cm高防逃围栏,补水以维持水深;/n(6)第二年9月中下旬,捕捞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捕捞7天后,排水晒田,农机能够进入时浅翻;即完成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第一阶段:
(1)重度苏打盐碱地及“碱斑地”于秋季按水田利用规格建设田块,修建进水、排水渠道,挖掘宽为1~2m、深为1~1.5m的环沟,出土筑坝,田块使用农机浅翻15~18㎝,整平后待用;
(2)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按照5~10t/ha施用量将石膏类改良剂均匀施入建好的田块,旋耕混入1~18cm土层内;
或者不施用改良剂;
(3)第二年春季,放水泡田,水深2~5cm,使用水田打浆机打浆后静止1~7天,水质浊度下降后排水,重复灌、排水1~2次;
或者不放水泡田;
二、第二阶段:
(4)鱼蟹选择:第二年5月上旬,将步骤(1)挖掘的环沟内放满水,田块水深10~20㎝,放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其中蟹苗密度15kg/ha~25kg/ha,鱼苗密度50kg/ha;
(5)放养管理:加装60cm高防逃围栏,补水以维持水深;
(6)第二年9月中下旬,捕捞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或/和中华绒螯蟹,捕捞7天后,排水晒田,农机能够进入时浅翻;即完成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度苏打盐碱地复合生态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第二阶段1~3年,即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双刘宏远李秀军鲁新蕊杨富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