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由于其存在时间久远,具有一定的损坏程度,因此需要定时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因此需要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来根据古建筑的高度进行支撑,但现有技术的支撑装置具有高度调节,根据股建筑所需的支撑高度对支撑装置进行调节支撑,但由于古建筑的易于损坏,导致在支撑装置支撑力度过大时造成古建筑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解决了由于古建筑的易于损坏,导致在支撑装置支撑力度过大时造成古建筑的损坏的问题,达到了对支撑装置的支撑力度进行观察,避免调节支撑力度过大造成古建筑的损坏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包括支管、底座、齿轮换向器、转动把手、支撑杆和顶板,所述支管底端与底座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包括支管(1)、底座(2)、齿轮换向器(3)、转动把手(4)和顶板(6),所述支管(1)底端与底座(2)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管(1)顶端与齿轮换向器(3)进行锁固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3)右端与转动把手(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3)内部与支撑杆(5)进行螺纹连接,且支撑杆(5)贯穿齿轮换向器(3)插入支管(1)内,所述顶板(6)底端与支撑杆(5)进行锁固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由外管(51)、支柱(52)、底壳(53)、弹簧(54)、活塞(55)和橡胶圈(56)组成,所述支柱(52)通过外管(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包括支管(1)、底座(2)、齿轮换向器(3)、转动把手(4)和顶板(6),所述支管(1)底端与底座(2)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支管(1)顶端与齿轮换向器(3)进行锁固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3)右端与转动把手(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3)内部与支撑杆(5)进行螺纹连接,且支撑杆(5)贯穿齿轮换向器(3)插入支管(1)内,所述顶板(6)底端与支撑杆(5)进行锁固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由外管(51)、支柱(52)、底壳(53)、弹簧(54)、活塞(55)和橡胶圈(56)组成,所述支柱(52)通过外管(51)顶端的通孔进行伸入,所述外管(51)底端与底壳(5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底壳(53)内部底端嵌入有弹簧(54),所述支柱(52)底端与活塞(55)进行锁固连接,所述活塞(55)外侧套接有橡胶圈(56),所述弹簧(54)上下两端分别对活塞(55)和底壳(53)进行支撑,所述外管(51)外侧与齿轮换向器(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支柱(52)顶端与顶板(6)进行锁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可调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换向器(3)由外框(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和轴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宁,孙胜男,冯云芬,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