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8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属于洗脸台技术领域,包括洗脸盆体、环绕固定于洗脸盆体顶部外侧边缘的凸缘板、旋转出水头、环形管、以及若干插设固定于环形管内周面上且绕环形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管嘴;洗脸盆体内设有洗漱腔;环形管套设固定于洗脸盆体外侧壁上且位于凸缘板下方,洗漱腔内壁上于靠近顶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绕洗漱腔内壁圆周分布且与管嘴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管嘴分别伸入避让通孔内且与洗漱腔连通,管嘴均沿洗脸盆体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洗漱腔的竖直中心轴线,管嘴之间围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提供人们更多样化且舒适的洗漱体验,更好地达到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

A kind of washst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rgono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
本技术涉及洗脸台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
技术介绍
洗脸台通常安装于卫浴间,供人们洗手、洗脸等洗漱使用,现有的洗脸台其出水头的设计通常是固定在洗脸台上,并实现朝向洗脸台洗漱斗腔内的出水流向,往往因为其出水头是固定的,会占据洗漱斗腔开口一部分空间,容易对俯身进行洗脸的人员形成遮挡影响,因此往往人们的洗脸操作更多的是双手捧水进行洗脸操作;因此现有的洗脸台其可选择操作性通常较为单一,难以更好的符合人体工程学,提供人们更加多样舒适的洗漱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通过设置的旋转出水头,能够在进行洗脸等需要附身靠近洗漱腔的洗漱过程时,转动旋转出水头,避免对洗漱腔进行遮挡影响人们的洗漱;而且通过设置绕设固定在洗脸盆体外侧壁上的环形管,并使得环绕于环形管上的管嘴分别伸入洗漱腔内并形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这样能够提供人们更多样化且舒适的洗漱体验,更好地达到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包括洗脸盆体、环绕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顶部外侧边缘的凸缘板、旋转出水头、环形管、以及若干插设固定于所述环形管内周面上且绕所述环形管圆周均匀分布的管嘴;所述洗脸盆体内设有洗漱腔,所述洗漱腔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所述洗漱腔的第一排水孔;所述环形管套设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凸缘板下方,所述洗漱腔内壁上于靠近顶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洗漱腔内壁圆周分布且与所述管嘴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所述管嘴分别伸入所述避让通孔内且与所述洗漱腔连通,所述管嘴均沿所述洗脸盆体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所述洗漱腔的竖直中心轴线,所述管嘴之间围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所述旋转出水头的底座端固定于所述凸缘板顶部上且靠近所述洗脸盆体,所述旋转出水头的出水端活动设于所述洗漱盆体上方。可选地,所述环形管的外轴面固定有连通所述环形管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上于靠近所述环形管位置固定有控制阀。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孔内活动塞设有塞堵。可选地,所述凸缘板的顶部上于靠近两侧边缘位置对称设有贯穿所述凸缘板的抓持通槽。可选地,所述凸缘板的顶部上于所述旋转出水头安装位置同一侧分别开设有呈方形的第一内凹槽以及呈圆形的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以及第二内凹槽的底部均设有贯穿所述凸缘板的第二排水孔。可选地,所述管嘴的倾斜角度为45°~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出水头,能够在进行洗脸等需要附身靠近洗漱腔的洗漱过程时,转动旋转出水头,避免对洗漱腔进行遮挡影响人们的洗漱;而且通过设置绕设固定在洗脸盆体外侧壁上的环形管,并使得环绕于环形管上的管嘴分别伸入洗漱腔内并形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这样能够提供人们更多样化且舒适的洗漱体验,更好地达到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的第一使用状态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的第二使用状态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不带有旋转出水头的主视图。图中:100、洗漱腔;1、洗脸盆体;11、第一排水孔;111、塞堵;12、避让通孔;2、凸缘板;21、抓持通槽;22、第一内凹槽;23、第二内凹槽;24、第二排水孔;3、旋转出水头;4、环形管;41、管嘴;42、输水管;42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包括洗脸盆体1、环绕固定于洗脸盆体1顶部外侧边缘的凸缘板2、旋转出水头3、环形管4、以及若干插设固定于环形管4内周面上且绕环形管4圆周均匀分布的管嘴41;具体来说,洗脸盆体1与凸缘板2之间的可以呈一体结构设计,其制造材料可以是常规的陶瓷材料,具体不做限定。洗脸盆体1内设有洗漱腔100,洗漱腔100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洗漱腔100的第一排水孔11,第一排水孔11内活动塞设有塞堵111;具体来说,洗漱腔100的结构可以是与现有技术中的洗脸台内凹腔一致,具体不做限制,通过设置带有塞堵111的第一排水孔11,便于洗漱腔100的储水与排水操作,其中塞堵111可以普通的橡胶塞,具体不做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旋转出水头3的底座端固定于凸缘板2顶部上且靠近洗脸盆体1,旋转出水头3的出水端活动设于洗漱盆体上方;具体来说,旋转出水头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于厨房的旋转水龙头,实现灵活转动调整,当进行洗手等不需要俯身靠近洗漱腔100室,则可以直接通过旋转出水头3进行出水使用,或者利用旋转出水头3出水蓄水后,再转动旋转出水头3实现避让,从而方便人们俯身靠近洗漱腔100进行其他的洗漱。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管4套设固定于洗脸盆体1外侧壁上且位于凸缘板2下方,洗漱腔100内壁上于靠近顶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绕洗漱腔100内壁圆周分布且与管嘴41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12,管嘴41分别伸入避让通孔12内且与洗漱腔100连通,管嘴41均沿洗脸盆体1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洗漱腔100的竖直中心轴线,管嘴41之间围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具体来说,环形管4可以通过U型箍等紧固件固定在洗漱盘的外侧壁上,其中管嘴41与环形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这样能够方便环形管4的安装,其安装过程可以是先套设安装好环形管4并对其环形管4上的螺纹孔(图中未示)与避让通孔12,再一侧将管嘴41经过避让通孔12与螺纹孔固定连接,实现管嘴41的固定安装,其中,管嘴41的出水端部可以保持与避让通孔12的端部平齐,避免管嘴41伸出,影响整体美观,或者可以做一些装饰进行隐藏,具体不做限定;而且本实施例中,管嘴41均沿洗脸盆体1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洗漱腔100的竖直中心轴线,这样喷淋而出的水柱就能往中部位置靠,从而使得若干水柱之间形成一个喷淋清洗区域,当需要进行脸部洗漱时,之间俯身靠近洗漱腔100,并使得脸部往复通过喷淋清洗区域就可以实现全面且方便的脸部冲洗体验,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总的来说,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出水头3,能够在进行洗脸等需要附身靠近洗漱腔100的洗漱过程时,转动旋转出水头3,避免对洗漱腔100进行遮挡影响人们的洗漱;而且通过设置绕设固定在洗脸盆体1外侧壁上的环形管4,并使得环绕于环形管4上的管嘴41分别伸入洗漱腔100内并形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这样能够提供人们更多样化且舒适的洗漱体验,更好地达到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可选地,如图3所示,环形管4的外轴面固定有连通环形管4的输水管42,输水管42的上于靠近环形管4位置固定有控制阀421;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输水管42,方便安装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其特征在于:/n包括洗脸盆体(1)、环绕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1)顶部外侧边缘的凸缘板(2)、旋转出水头(3)、环形管(4)、以及若干插设固定于所述环形管(4)内周面上且绕所述环形管(4)圆周均匀分布的管嘴(41);/n所述洗脸盆体(1)内设有洗漱腔(100),所述洗漱腔(100)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所述洗漱腔(100)的第一排水孔(11);/n所述环形管(4)套设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1)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凸缘板(2)下方,所述洗漱腔(100)内壁上于靠近顶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洗漱腔(100)内壁圆周分布且与所述管嘴(41)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12),所述管嘴(41)分别伸入所述避让通孔(12)内且与所述洗漱腔(100)连通,所述管嘴(41)均沿所述洗脸盆体(1)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所述洗漱腔(100)的竖直中心轴线,所述管嘴(41)之间围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n所述旋转出水头(3)的底座端固定于所述凸缘板(2)顶部上且靠近所述洗脸盆体(1),所述旋转出水头(3)的出水端活动设于所述洗脸盆体(1)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洗脸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洗脸盆体(1)、环绕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1)顶部外侧边缘的凸缘板(2)、旋转出水头(3)、环形管(4)、以及若干插设固定于所述环形管(4)内周面上且绕所述环形管(4)圆周均匀分布的管嘴(41);
所述洗脸盆体(1)内设有洗漱腔(100),所述洗漱腔(100)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所述洗漱腔(100)的第一排水孔(11);
所述环形管(4)套设固定于所述洗脸盆体(1)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凸缘板(2)下方,所述洗漱腔(100)内壁上于靠近顶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绕所述洗漱腔(100)内壁圆周分布且与所述管嘴(41)一一对应的避让通孔(12),所述管嘴(41)分别伸入所述避让通孔(12)内且与所述洗漱腔(100)连通,所述管嘴(41)均沿所述洗脸盆体(1)底部向顶部方向倾斜朝向所述洗漱腔(100)的竖直中心轴线,所述管嘴(41)之间围成供人体脸部通过的喷淋清洗区域;
所述旋转出水头(3)的底座端固定于所述凸缘板(2)顶部上且靠近所述洗脸盆体(1),所述旋转出水头(3)的出水端活动设于所述洗脸盆体(1)上方。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斯哲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牧洁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