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677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包括:MPS电渗透控制装置、阳极钛金属线、阴极铜棒、阳极线主固定套、阳极线副固定套、阴极堵塞柱、阳极连接线以及阴极连接线,PS电渗透控制装置能够产生一系列低压正负脉冲电荷并形成电磁场,通过正电荷向阴极铜棒移动将涉水工程墙体中的水分子排到或引向阴极铜棒极方向,从而实现对涉水工程墙体的防渗除湿;安装简单,无需在涉水工程墙体开槽,通过组合式的阳极线主固定套和阳极线副固定套,将阳极钛金属线固定在涉水工程墙体内侧,对于阴极铜棒的安装,只需在涉水工程墙体内打出斜孔即可,不贯穿涉水工程墙体,在利用根据液体的电渗透原理排湿的同时,避免了外界水气的进入。

Electric pulse anti seepage and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for wa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防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涉水工程的地面和墙面容易产生渗水、潮湿、返潮结露及发霉等现象。目前业内常用的防渗除湿手段通常包括高压化学注浆法,即在内侧渗水表面打孔注入化学堵漏材料进行堵漏,其优点是堵漏速度快,但是容易复发渗水,只是临时解决方案,不能解决潮湿、返潮及发霉的问题。另外还有采用双道隔墙或涂刷渗透结晶等材料,然而该方法效果有限,防潮效果差。还有在地下室内采用除湿机进行除湿的方法。然而除湿机将空气中的水分子排走的同时,又将结构墙体内部的水分子吸到室内,无法彻底解决的潮湿和发霉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以解决目前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涉水工程中潮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包括:MPS电渗透控制装置、阳极钛金属线、阴极铜棒、阳极线主固定套、阳极线副固定套、阴极堵塞柱、阳极连接线以及阴极连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PS电渗透控制装置(1)、阳极钛金属线(2)、阴极铜棒(3)、阳极线主固定套(4)、阳极线副固定套(41)、阴极堵塞柱(5)、阳极连接线(6)以及阴极连接线(7);/n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固定于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于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的底部;所述阳极钛金属线(2)设置于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与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之间;/n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设置有阴极固定通道(30),所述阴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涉水工程电脉冲防渗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PS电渗透控制装置(1)、阳极钛金属线(2)、阴极铜棒(3)、阳极线主固定套(4)、阳极线副固定套(41)、阴极堵塞柱(5)、阳极连接线(6)以及阴极连接线(7);
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固定于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于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的底部;所述阳极钛金属线(2)设置于所述阳极线主固定套(4)、所述阳极线副固定套(41)与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之间;
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设置有阴极固定通道(30),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由上至下平行设置;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与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底端与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壁相贯通,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顶端位于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部;所述阴极铜棒(3)设置于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内部,所述阴极铜棒(3)的长度小于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长度,所述阴极堵塞柱(5)设置于所述阴极铜棒(3)的外端,将所述阴极铜棒(3)固定于所述阴极固定通道(30)的内部;
所述MPS电渗透控制装置(1)设置于所述涉水工程墙面(100)的内侧,所述MPS电渗透控制装置(1)通过所述阳极连接线(6)与所述阳极钛金属线(2)连接,所述MPS电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钟平邹同军刘玉清张怀玉陈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