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320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空腔内安装有球磨辊子,球磨辊子在壳体内分布有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的球磨辊子之间呈倒三角状交替排布;所述球磨辊子包括辊轴体以及镶嵌在辊轴体上的球磨石,球磨石的球面上加工有一凹面槽,球磨辊子通过转轴固定在壳体外壁的滑槽内,并通过法兰盘活动安装。上述装置中的球磨辊子由外部的两个正反转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既能实现陶瓷原料的磨碎效果,又能为整个壳体内提供更大的球磨空间,同时,球磨石采用一凹面槽的设计结构,使其球磨更充分;而球磨辊子根据待磨碎的陶瓷原料的大小,可以进行位置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大小的陶瓷原料的球磨要求,使其球磨更加的稀碎。

A device for grinding and thinning ceramic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原料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
技术介绍
球磨是陶瓷生产中一个重要工序,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原料球磨基本上采用的是间断式的一次性湿法球磨工艺。球磨是将原材料和水加到球磨机内,在球石冲击、挤压和研磨作用下把大颗粒的原材料变成粒度适中浆料的过程。球磨工序是一个高耗能的工序,球磨工序的用电量是陶瓷厂家的主要能耗之一,据统计球磨工序的用电量占整个陶瓷生产企业用电量15%-20%,是一个高能耗工序。去年国内陶瓷行业产量已经超过100亿平方,按照市场上主流产品(600规格和800规格)一平方产品重量在25公斤左右,每年需要球磨的陶瓷原料为2.5亿吨(2500亿公斤),而球磨一吨粉料一般情况下的能耗为35度电。在陶瓷的发展过程,球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球磨效率也在不断改善。在近20年的时间,球磨机的吨位不断提高从8吨为主流发展到60吨正在成为主流;球磨介质从最初的鹅卵石发展到中高铝球石;球石级配从最初的无级配发展到比较合理的球石级配;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每吨陶瓷原料的球磨电耗也从最初的接近5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球磨辊子(2),球磨辊子(2)在壳体(1)内分布有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的球磨辊子(2)之间呈倒三角状交替排布;所述球磨辊子(2)包括辊轴体(201)以及镶嵌在辊轴体(201)上的球磨石(202),球磨石(202)的球面上加工有一凹面槽(203);所述辊轴体(2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穿过壳体(1)通过法兰盘(4)固定在壳体(1)的外壁;所述壳体(1)的外壁在球磨辊子(2)的安装位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上下边沿处钻有与法兰盘(4)固定的定位孔(6);所述转轴(3)凸出壳体(1)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原料的球磨稀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球磨辊子(2),球磨辊子(2)在壳体(1)内分布有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的球磨辊子(2)之间呈倒三角状交替排布;所述球磨辊子(2)包括辊轴体(201)以及镶嵌在辊轴体(201)上的球磨石(202),球磨石(202)的球面上加工有一凹面槽(203);所述辊轴体(2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穿过壳体(1)通过法兰盘(4)固定在壳体(1)的外壁;所述壳体(1)的外壁在球磨辊子(2)的安装位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上下边沿处钻有与法兰盘(4)固定的定位孔(6);所述转轴(3)凸出壳体(1)的一端还套接有皮带(7),同一层上排布的转轴(3)之间通过皮带(7)相互连接,在皮带(7)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电机(8),电机(8)固定在电机安装座(9)上,电机安装座(9)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源华溢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