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所述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拉力机构、复位机构和拉腰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滑筒,且两个滑筒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空横板,所述拉力机构设置在中空横板内,拉力机构包括滑块、拉簧、齿轮和转动轮,两个所述滑块设置在中空横板开设的中空腔内,且两个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拉簧,两个所述齿轮通过安装在中空横板内,且两个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板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具有缓解关节僵硬的优点。
A functional exercise device for finger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而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而肩周炎功能锻练时需要做手指摘葡萄动作,而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难以做到有效并正确做到摘葡萄动作,导致难以缓解关节僵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解关节僵硬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拉力机构、复位机构和拉腰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滑筒,且两个滑筒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空横板,两个所述滑筒内均插设有滑动连接的齿板,且两个齿板的顶部均延伸出滑筒并通过水平设置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机构设置在中空横板内,且拉力机构包括滑块、拉簧、齿轮和转动轮,两个所述滑块设置在中空横板开设的中空腔内并与中空腔滑动接触,且两个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拉簧,两个所述齿轮分别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中空横板的中空腔两侧,且两个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板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轮,且两个转动轮上均通过连接线与相邻的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复位机构对称设置在顶板与中空横板之间;所述拉腰机构设置在中空横板上。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中空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串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中空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腰机构包括绑带和束腰带,所述束腰带的两侧均固定缝制有绑带,且两根绑带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中空横板前端面开设的通腔延伸至中空腔中,两根所述绑带的延伸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手。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肩周炎功能锻练时需要做手指摘葡萄动作,患者通过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拉手,通过向下拉动拉手,使得齿板沿着滑筒下滑,从而两个齿板分别带动两个齿轮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转动轮通过齿轮的旋转而随之旋转从而拉动两个滑块沿着中空腔进行水平方向滑动,而两个滑块滑动方向相反,使得拉簧拉伸,提高了对患者的手指的拉力效果;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手指锻炼的同时,将束腰带套在腰间,从而下拉动拉手使得齿板沿着滑筒下滑后,两个滑块沿相反方向水平位移间距增大,使得绑带向中空横板内收缩,从而束腰带推动患者腰部向前推动,有效的锻炼了患者腰间脊椎,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锻炼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拉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滑筒,3、齿板,4、顶板,5、拉力机构,51、滑块,52、拉簧,53、齿轮,54、转动轮,6、复位机构,61、伸缩杆,62、弹簧,7、拉手,8、通腔,9、拉腰机构,91、绑带,92、束腰带,9a、中空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拉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滑筒2、齿板3、顶板4、拉力机构5、复位机构6、拉手7和拉腰机构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滑筒2,且两个滑筒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空横板9a,两个所述滑筒2内均插设有滑动连接的齿板3,且两个齿板3的顶部均延伸出滑筒2并通过水平设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机构5设置在中空横板9a内,两个所述复位机构6对称设置在顶板4与中空横板9a之间,所述拉腰机构9设置在中空横板9a上,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手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拉力机构5包括滑块51、拉簧52、齿轮53和转动轮54,两个所述滑块51设置在中空横板9a开设的中空腔内并与中空腔滑动接触,且两个滑块51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拉簧52,两个所述齿轮53分别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中空横板9a的中空腔两侧,且两个齿轮53分别与对应的齿板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53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轮54,且两个转动轮54上均通过连接线与相邻的滑块5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肩周炎功能锻练时需要做手指摘葡萄动作,患者通过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拉手7,通过向下拉动拉手7,使得齿板3沿着滑筒2下滑,从而两个齿板3分别带动两个齿轮53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转动轮54通过齿轮53的旋转而随之旋转从而拉动两个滑块51沿着中空腔进行水平方向滑动,而两个滑块51滑动方向相反,使得拉簧52拉伸,提高了对患者的手指的拉力效果。参考图1所示,所述复位机构6包括伸缩杆61和弹簧62,所述伸缩杆61的一端与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1的另一端与中空横板9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1上串有弹簧62,所述弹簧62的一端与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62的另一端与中空横板9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顶板4在患者拉力的作用下滑,而顶板4在下滑的同时,使得伸缩杆61收缩并使得弹簧62压缩,在顶板4下滑到一定高度后患者减小拉力,从而在压缩弹簧62的作用下,使得顶板4复位,从而中空横板9a内的两个滑块51也会因为拉力机构5的作用而进行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参考图2所示,所述拉腰机构9包括绑带91和束腰带92,所述束腰带92的两侧均固定缝制有绑带91,且两根绑带9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中空横板9a前端面开设的通腔8延伸至中空腔中,两根所述绑带91的延伸端分别与两个滑块5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手指锻炼的同时,将束腰带92套在腰间,从而下拉动拉手7使得齿板3沿着滑筒2下滑后,两个滑块51沿相反方向水平位移间距增大,使得绑带91向中空横板9a内收缩,从而束腰带92推动患者腰部向前推动,有效的锻炼了患者腰间脊椎以及降低三角肌的萎缩,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锻炼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滑筒(2),且两个滑筒(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空横板(9a),两个所述滑筒(2)内均插设有滑动连接的齿板(3),且两个齿板(3)的顶部均延伸出滑筒(2)并通过水平设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n拉力机构(5),所述拉力机构(5)设置在中空横板(9a)内,且拉力机构(5)包括滑块(51)、拉簧(52)、齿轮(53)和转动轮(54),两个所述滑块(51)设置在中空横板(9a)开设的中空腔内并与中空腔滑动接触,且两个滑块(51)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拉簧(52),两个所述齿轮(53)分别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中空横板(9a)的中空腔两侧,且两个齿轮(53)分别与对应的齿板(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53)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轮(54),且两个转动轮(54)上均通过连接线与相邻的滑块(51)固定连接;/n复位机构(6),两个所述复位机构(6)对称设置在顶板(4)与中空横板(9a)之间;/n拉腰机构(9),所述拉腰机构(9)设置在中空横板(9a)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周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滑筒(2),且两个滑筒(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空横板(9a),两个所述滑筒(2)内均插设有滑动连接的齿板(3),且两个齿板(3)的顶部均延伸出滑筒(2)并通过水平设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
拉力机构(5),所述拉力机构(5)设置在中空横板(9a)内,且拉力机构(5)包括滑块(51)、拉簧(52)、齿轮(53)和转动轮(54),两个所述滑块(51)设置在中空横板(9a)开设的中空腔内并与中空腔滑动接触,且两个滑块(51)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拉簧(52),两个所述齿轮(53)分别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中空横板(9a)的中空腔两侧,且两个齿轮(53)分别与对应的齿板(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53)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轮(54),且两个转动轮(54)上均通过连接线与相邻的滑块(51)固定连接;
复位机构(6),两个所述复位机构(6)对称设置在顶板(4)与中空横板(9a)之间;
拉腰机构(9),所述拉腰机构(9)设置在中空横板(9a)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胜,曹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