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81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针对现有技术中变频时单相电无法驱动三相负载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整流单元、缓冲单元以及逆变单元;将通用变频器的主电路输入端子R、S、T短接在一起,接单相220v交流电源的L端,将单相220v交流电源的N端接至滤波电容的中性点NP。经过这样改进以后,通用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电压DC2+和DC2‑可以达到直流DC600V左右,600v左右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单元转换,则可以输出三相380v的交流电,直流驱动三相380v的交流电机运转。这种基于通用变频器主电路的升压电路,简便易行,可广泛应用于单相电源转三相电源且需要升压调速的场合。

Single phase boost circuit and general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变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及通用变频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变频器无法实现升压功能。当电源输入380v电压,变频器最高输出380v电压。当电源输入220v电压,变频器最高输出220v电压。某些特殊场合只有220v单相交流电源,但需要驱动三相380v的交流电机,面对此类需要单相输入三相输出的主电路升压问题,通用变频器往往束手无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可在变频同时使220v单相交流电源驱动三相380v的交流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包括整流单元、缓冲单元以及逆变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其中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6的阴极,同时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相互耦接,二极管D4的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整流单元(1)、缓冲单元(2)以及逆变单元(3);/n所述整流单元(1)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其中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6的阴极,同时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相互耦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阳极相互耦接;/n所述缓冲单元(2)包括电阻R1以及与电阻R1并联的继电器开关K,电阻R1的一端耦接于二极管D1的阴极;/n所述逆变单元(3)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CN 20182184246701.一种单相升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整流单元(1)、缓冲单元(2)以及逆变单元(3);
所述整流单元(1)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其中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于二极管D6的阴极,同时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相互耦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阳极相互耦接;
所述缓冲单元(2)包括电阻R1以及与电阻R1并联的继电器开关K,电阻R1的一端耦接于二极管D1的阴极;
所述逆变单元(3)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其中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互耦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耦接于场效应管Q4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耦接于场效应管Q5的源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耦接于场效应管Q6的源极,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的漏极相互耦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耦接于电阻R1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耦接,场效应管Q4的漏极耦接于二极管D4阳极;
还包括电容C1以及与电容C1串联的电容C2,电容C1未与电容C2相连的一端耦接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容C2未与电容C1相连的一端耦接于场效应管Q4的漏极;
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相互耦接以接入220V电源的火线,电容C1与电容C2的连接点用于接入220V电源的零线。


2.一种通用变频器,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升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变频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三相升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变频器,其特征是:所述三相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以及开关矩阵(6),电容C3串联在输入A相与输入C相之间,电容C4串联在输入A相与输入B相之间,电容C5串联在输入B相与输入C相之间,开关矩阵(6)包括连接在输出各相与输入各相之间的9个开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山陈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科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