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洪初专利>正文

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2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电气部件安装架,所述电气部件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导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用户通过旋转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即可调整导轨的位置,第三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一侧,因此第三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一螺栓,第六安装板设置在第四安装板一侧,因此第六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二螺栓,从而便于用户调整导轨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

Powe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为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箱体,目前的配电箱内设置有电气部件安装架,电气部件固定在电气部件安装架上,即可将电气部件置于箱体内,令电气部件摆放更整齐。由于电气部件体积不同,因此需要调整电气部件安装架的位置,才能将电气部件置于箱体内。目前的操作方法,首先打开配电箱,撬开遮挡盖,然后将螺丝刀插入调节螺母,然后旋转螺栓刀调整调节螺母的位置,从而调整电气安装架的位置。但是调节螺母在箱体较深处,当螺丝刀插入调节螺母后,用户需要将手部伸入箱体内带动螺丝刀的旋转,才能调整调节螺母位置,由于培训箱体的阻挡,用户难以旋转螺丝刀,导致调节过程复杂,困难,不方便用户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气部件安装架调节简单的一种配电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电气部件安装架,所述电气部件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导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左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一安装板,左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二安装板,左连接板位于第二安装板上方开有左滑行槽,左连接板靠近第一安装板处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右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四安装板,右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五安装板,右连接板位于第五安装板上方开有右滑行槽,右连接板靠近第四安装板处设置有第六安装板;所述导轨左端伸入并坐于左滑行槽内,导轨右端伸入并坐于右滑行槽内,所述导轨靠近其左端处开有第一螺纹孔,导轨靠近其右端处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一螺纹孔,导轨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栓一端与第三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以第三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一螺栓带动导轨左端沿左滑行槽上升或下降;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二螺纹孔,导轨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第二螺栓一端与第六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另一端与第五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以第六安装板和第五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二螺栓带动导轨右端沿右滑行槽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螺栓转动设置在左连接板上,导轨左端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第二螺栓转动设置在右连接板上,导轨右端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用户通过旋转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即可调整导轨的位置,第三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一侧,因此第三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一螺栓,第六安装板设置在第四安装板一侧,因此第六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二螺栓,从而便于用户调整导轨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三安装板开有第一插孔,第二安装板开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穿过第一插孔并与第一插孔转动连接,第一螺栓另一端穿过第二插孔并与第二插孔转动连接,第一螺栓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为旋转中心旋转。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六安装板开有第三插孔,第五安装板开有第四插孔,所述第二螺栓一端穿过第三插孔并与第三插孔转动连接,第二螺栓另一端穿过第四插孔并与第四插孔转动连接,第二螺栓以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为旋转中心旋转。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置在第一螺栓上,第一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三安装板上,第一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导轨上,第一弹簧构成导轨左端的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弹簧构成导轨左端的复位机构,当第一螺栓收紧导轨时压缩第一弹簧,第一螺栓松开导轨时,第一弹簧复位推动导轨移动,令导轨始终保持受力状况,避免导轨松动,导轨复位更快捷。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右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置在第二螺栓上,第二弹簧一端抵靠在第六安装板上,第二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导轨上,第二弹簧构成导轨右端的复位机构。所述第二弹簧构成导轨右端的复位机构,当第二螺栓收紧导轨时压缩第二弹簧,第二螺栓松开导轨时,第二弹簧复位推动导轨移动,令导轨始终保持受力状况,避免导轨松动,导轨复位更快捷。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导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卡槽,导轨左端的两侧壁分别开有第一夹槽,导轨右端的两侧壁开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夹槽夹紧左滑行槽处的左连接板,第二夹口夹紧右滑行槽处的右连接板。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外弯折,第一安装板与左连接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内弯折,第二安装板与左连接板相互垂直,而且第三安装板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一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四安装板朝外弯折,第四安装板与右连接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五安装板朝内弯折,第五安装板与右连接板相互垂直,而且第六安装板连接在第四安装板一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滑行槽和右滑行槽均为梯形槽。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均开有便于螺栓穿过的第三螺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第一螺栓转动设置在左连接板上,导轨左端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第二螺栓转动设置在右连接板上,导轨右端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用户通过旋转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即可调整导轨的位置,第三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一侧,因此第三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一螺栓,第六安装板设置在第四安装板一侧,因此第六安装板靠近箱体入口处,用户容易调整安装在第六安装板处的第二螺栓,从而便于用户调整导轨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电箱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配电箱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配电箱的电气部件安装架示意图(导轨处于初始位置)。图4为本技术的配电箱的电气部件安装架示意图(导轨位置上移)。图5为本技术的配电箱的电气部件安装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5,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电气部件安装架2,所述电气部件安装架2包括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导轨3、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左升降组件6和右升降组件7。所述左连接板4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1的第一安装板41,第一安装板41开有便于螺栓穿过的第三螺纹孔411,第一安装板41朝外弯折,第一安装板41与左连接板4相互垂直,第一安装板41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板43,第三安装板43开有第一插孔431,所述左连接板4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3的第二安装板42,第二安装板42朝内弯折,第二安装板42与左连接板4相互垂直,第二安装板42开有第二插孔421,所述左连接板4位于第二安装板42上方开有左滑行槽44。所述右连接板5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1的第四安装板51,第四安装板51开有便于螺栓穿过的第三螺纹孔411,第四安装板51朝外弯折,第四安装板51与右连接板5相互垂直,第四安装板51一侧设置有第六安装板53,第六安装板53开有第三插孔531,所述右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电气部件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导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左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一安装板,左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二安装板,左连接板位于第二安装板上方开有左滑行槽,左连接板靠近第一安装板处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右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四安装板,右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五安装板,右连接板位于第五安装板上方开有右滑行槽,右连接板靠近第四安装板处设置有第六安装板;/n所述导轨左端伸入并坐于左滑行槽内,导轨右端伸入并坐于右滑行槽内,所述导轨靠近其左端处开有第一螺纹孔,导轨靠近其右端处开有第二螺纹孔;/n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一螺纹孔,导轨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栓一端与第三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以第三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一螺栓带动导轨左端沿左滑行槽上升或下降;/n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二螺纹孔,导轨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第二螺栓一端与第六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另一端与第五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以第六安装板和第五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二螺栓带动导轨右端沿右滑行槽上升或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电气部件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安装架包括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的导轨、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左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一安装板,左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二安装板,左连接板位于第二安装板上方开有左滑行槽,左连接板靠近第一安装板处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右连接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四安装板,右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导轨的第五安装板,右连接板位于第五安装板上方开有右滑行槽,右连接板靠近第四安装板处设置有第六安装板;
所述导轨左端伸入并坐于左滑行槽内,导轨右端伸入并坐于右滑行槽内,所述导轨靠近其左端处开有第一螺纹孔,导轨靠近其右端处开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一螺纹孔,导轨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栓一端与第三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一螺栓以第三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一螺栓带动导轨左端沿左滑行槽上升或下降;
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导轨的第二螺纹孔,导轨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第二螺栓一端与第六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另一端与第五安装板活动连接,第二螺栓以第六安装板和第五安装板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二螺栓带动导轨右端沿右滑行槽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开有第一插孔,第二安装板开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螺栓一端穿过第一插孔并与第一插孔转动连接,第一螺栓另一端穿过第二插孔并与第二插孔转动连接,第一螺栓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为旋转中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安装板开有第三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初
申请(专利权)人:邹洪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