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707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主体、第一馈电枝节、第二馈电枝节和辐射体,辐射体设于主体的顶面,第一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一侧面上,第二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二侧面上,第一馈电枝节和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通主体的底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垂直设置,主体的底面设有焊接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具有宽频带、双极化、低旁瓣的优点,特别适用于5G通信;天线单元可以通过表贴工艺表贴在线路板上,适用范围广、组装方便、利于提高天线系统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满足单独测试电路初始幅度相位的需求,降低天线系统性能调试难度。

Dual polarization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毫米波频段因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而被用来作为5G通信系统的部分通信频段。毫米波天线作为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在终端应用上面临着许多设计难点。毫米波传播时衰减很大,这使得天线需要采取阵列的形式来提高天线增益;同时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率,人们也提出将在手持设备上使用双极化天线。另外,为了实现天线阵列的波束扫描,天线阵列后端通常需要集成能控制每个天线支路幅度和相位的芯片。为了获得良好的波束扫描性能,则需要知道每个天线单元馈电端的初始幅度和相位,进而通过芯片控制每路的幅度分配和相位差实现波束扫描。一个较为容易得到初始幅度和相位的方法,就是把天线和后端电路分离,测试完电路初始幅度与相位后,再把天线与电路连接上。公布号为CN109786959A和CN10593240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宽带毫米波天线,但其并不能实现双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5G通信的宽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馈电枝节、第二馈电枝节和辐射体,辐射体设于主体的顶面,第一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一侧面上,第二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二侧面上,第一馈电枝节和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通主体的底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垂直设置,主体的底面设有焊接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馈电枝节、第二馈电枝节和辐射体,辐射体设于主体的顶面,第一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一侧面上,第二馈电枝节设于主体的第二侧面上,第一馈电枝节和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通主体的底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垂直设置,主体的底面设有焊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呈矩形体状的陶瓷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内设有第一贴片和第二贴片,所述第一贴片呈L字型,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面的一组斜对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导通的第三贴片以及与所述第二馈电枝节导通的第四贴片。


5.天线系统,包括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所述线路板的底面设有接地层,所述线路板的顶面焊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杰赵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