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范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5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涉及护理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护腰本体、设置在护腰本体两侧的绑带,在所述护腰本体一侧设置有加热层,在所述加热层远离护腰本体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可拆卸设置有中药层,在所述护腰本体内设置有对所述加热层和中药层进行压持的压持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医康复护理带不方便更换、清洗的问题。

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l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护理带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技术介绍
中医康复护理带作为医疗、保健用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长期从事体力工作者、运动健身人群、办公人员、开车族等,长期佩戴护腰可矫正姿势、矫正变形腰椎、缓解疲劳、减轻腰部疼痛;有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急性闪腰、扭腰、骨质疏松、先天性腰椎骨骶裂能疾病,佩戴护腰能有效腰部;椎板切开术、椎间孔切开术、腔腹镜前路融合、后外侧融合等术后利用护腰进行定位、保护和支撑等等。目前常见的护腰通常由护腰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魔术贴搭扣、设置在本体内的支撑部件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理疗(热疗、磁疗)垫等组成;现有的护腰理疗垫通常是固定在护腰本体上的,使用效果单一,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对其进行更换、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医康复护理带不方便更换、清洗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腰本体、设置在护腰本体两侧的绑带,在所述护腰本体一侧设置有加热层,在所述加热层远离护腰本体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可拆卸设置有中药层,在所述护腰本体内设置有对所述加热层和中药层进行压持的压持组件。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布以及与其连接的导线,在导线远离单纤维布的一端设置有插接电源的插头;所述碳纤维布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布带,在所述护腰本体靠近加热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a,固定布带靠近护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b,第一魔术贴a和第一魔术贴b相互粘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中药层包括夹袋、设置在夹袋内的中药包,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布带远离第一魔术贴b一侧的第二魔术贴a、以及设置在夹袋上的第二魔术贴b,第二魔术贴a合第二魔术贴b相互粘接。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压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护腰本体上且远离加热层一侧的加压松紧带、以及设置在护腰本体内的加压板。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压松紧带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压带、以及设置成“V”形的第二加压带。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压板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3-8根,且加压板中间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压板的宽度为1cm-2.5cm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护腰本体上且位于加压板的外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绑带上均匀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可拆卸设置的加热层、中药层,可以方便将护腰本体、加热层、中药层三者进行分离,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搭配,同时,可以方便对其中的一个部件进行维护、清理、更换。使用更加便捷,实用。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压持组件,可以对加热层和中药层进行压持,使得二者与腰部贴合更加紧密。在设计时通过将加压板设置成中间窄两边宽的形状,符合人体腰部生理特点,使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中突出压持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中突出第一魔术贴a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中突出加热层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中突出加热层和中药层接连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护腰本体;11、第一透气孔;2、绑带;21、第二透气孔;3、加热层;31、碳纤维布;32、导线;33、插头;34、固定布带;35、第一魔术贴a;36、第一魔术贴b;4、中药层;41、夹袋;42、中药包;43、第二魔术贴a;44、第二魔术贴b;5、压持组件;51、加压松紧带;511、第一加压带;512、第二加压带;52、加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如图1所示,包括护腰本体1、设置在护腰本体1两侧的绑带2,在护腰本体1一侧设置有加热层3,在加热层3远离护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中药层4,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中药层4对人体腰部进行护理,通过设置的加热层3加快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得加热层3和中药层4与肌肤贴合较为紧密,在护腰本体1上设置有对加热层3、中药层4进行压持的压持组件5。压持组件5包括设置在护腰本体1上且远离加热层3一侧的加压松紧带51、以及设置在护腰本体1内侧的加压板5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加压松紧带51对加压板52进行压持,然后加压板52对加热层3和中药层4施加压力。其中,加压松紧带5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压带511、以及水平设置且形状成“V”形的第二加压带512,通过设置的第一加压带511和第二加压带512实现对加压板52加压,压持效果更佳,进一步的,为了使其适应不同的人群,第一加压带511和第二加压带512的弹性可以进行调节。而加压板5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较佳的选择为3-8根,且加压板52设置为中间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但总体上宽度都位于1cm-2.5cm之间。而加压板52的材料选择使用弹性材料。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护腰本体1上且位于加压板52的两侧的空隙位置均匀开设有第一透气孔11,而在绑带2上均匀开设有第二透气孔21。增加绑带2和护腰本体1的透气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体设备重量,佩戴更佳舒适。结合图4和图5所示,加热层3包括设置的碳纤维布31、以及与其连接导线32,在导线32的自由端设置有插接电源的插头33。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加热层3、中药层4进行清洗、更换,将二者可拆卸设置。在碳纤维布31的两侧缝接有固定布带34,在护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腰本体(1)、设置在护腰本体(1)两侧的绑带(2),在所述护腰本体(1)一侧设置有加热层(3),在所述加热层(3)远离护腰本体(1)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可拆卸设置有中药层(4),在所述护腰本体(1)内设置有对所述加热层(3)和中药层(4)进行压持的压持组件(5);所述压持组件(5)包括设置在护腰本体(1)上且远离加热层(3)一侧的加压松紧带(51)、以及设置在护腰本体(1)内的加压板(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腰本体(1)、设置在护腰本体(1)两侧的绑带(2),在所述护腰本体(1)一侧设置有加热层(3),在所述加热层(3)远离护腰本体(1)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可拆卸设置有中药层(4),在所述护腰本体(1)内设置有对所述加热层(3)和中药层(4)进行压持的压持组件(5);所述压持组件(5)包括设置在护腰本体(1)上且远离加热层(3)一侧的加压松紧带(51)、以及设置在护腰本体(1)内的加压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3)为碳纤维布(31)以及与其连接的导线(32),在导线(32)远离单纤维布的一端设置有插接电源的插头(33);所述碳纤维布(3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布带(34),在所述护腰本体(1)靠近加热层(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a(35),固定布带(34)靠近护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b(36),第一魔术贴a(35)和第一魔术贴b(36)相互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中药层(4)包括夹袋(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范付志亚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宋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