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4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该乳头纠正器包括负压筒、活塞和活塞杆,活塞设于负压筒内且与负压筒可滑动的密封连接,活塞杆的前端与活塞连接且其末端延伸出负压筒的末端端口;负压筒的前端与柔性圆柱形吸头紧密套接,负压筒末端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垂直于负压筒的长度方向,负压筒与支撑横杆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匚字形握把,握把沿负压筒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依次与活塞杆的末端和支撑横杆的末端铰接。该乳头凹陷纠正器通过按压活动手柄即可使负压筒产生负压,从而将产妇凹陷的乳头吸取出来,结构简单,一手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便。

A correction device for nipple de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
技术介绍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但是有一些产妇的乳头凹陷,产后2-3d分泌乳汁后乳房充盈更加加重了乳头的凹陷,导致新生儿无法有效吸取乳汁,同时乳汁积累在患者的乳房,积乳严重者甚至会患上乳腺炎。目前,对于产妇乳头凹陷纠正也有很多相关用具的研究,但是大多是负压筒和直杆形筒栓结合的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102335463U和中国专利CN202235810U公开的乳头凹陷纠正器,在使用时需要一手握住负压筒,一手拉伸直杆形筒栓,操作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该乳头凹陷纠正器通过按压活动手柄即可使负压筒产生负压,从而将产妇凹陷的乳头吸取出来,结构简单,一手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包括负压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于所述负压筒内且与所述负压筒可滑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其末端延伸出所述负压筒的末端端口;所述负压筒的前端与柔性圆柱形吸头紧密套接,所述负压筒末端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垂直于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所述负压筒与所述支撑横杆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匚字形握把,所述握把沿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铰接,所述活动手柄的上部和所述支撑横杆的末端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吸头由硅胶制成,且其内径为2c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的长度为1-1.5cm。进一步的,所述握把位于所述负压筒的中部,且其长度为8-12cm。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至与所述支撑横杆连接处呈朝向所述活塞杆延伸方向凹的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支撑横杆连接处至末端处的外表面上套设有硅胶套,且所述硅胶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由于使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乳头凹陷纠正器设置的与活塞杆、支撑横杆活动连接的活动手柄,在使用时,用手握住负压筒将吸头罩在产妇的乳头上,然后伸出四指同时握住活动手柄,施力将活动手柄朝向负压筒的方向按压即可带动活塞向负压筒末端滑动,从而产生负压吸出凹陷的乳头,一手即可完成操作,克服了现有乳头凹陷纠正器需两手才能完成乳头吸出的缺陷;同时,负压筒侧壁设有握把,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穿过握把和负压筒围绕而成的通孔即可将负压筒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上,固定稳定,进一步提升乳头凹陷纠正的操作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乳头凹陷纠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图中,1-负压筒,2-吸头,3-活塞,4-活塞杆,5-支撑横杆,6-活动手柄,61-硅胶套,7-握把。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属于本使用新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属于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包括负压筒1,所述负压筒1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负压筒1的前端套接有柔性圆柱形吸头2,所述柔性圆柱形吸头2由硅胶制成且其内径为2cm,可刚好罩在产妇的乳头上且触感舒适,提升了本技术乳头凹陷纠正器使用的舒适度;所述负压筒2内设有与其内壁紧密连接的活塞3,所述活塞3可受力相对所述负压筒2滑动,所述活塞3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末端延伸出所述负压筒2的末端端口;所述负压筒2末端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横杆5,所述支撑横杆5垂直于所述负压筒2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横杆5的长度为1-1.5cm。该乳头凹陷纠正器还包括活动手柄6,所述活动手柄6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4的末端铰接,所述活动手柄6的上部和所述支撑横杆4的末端铰接,即所述活动手柄6依次与所述活塞杆4和所述支撑横杆铰接,在使用时,用手握住所述负压筒1将所述吸头2罩在产妇的乳头上,然后伸出四指同时握住所述活动手柄6的中下部,施力将所述活动手柄6朝向所述负压筒2的方向按压,此时,所述活动手柄6以所述支撑横杆5为支撑点,前端朝与中下部相反的方向翘起,从而带动所述活塞杆4和活塞3向所述负压筒1的末端滑动,进而产生负压吸出产妇凹陷的乳头,使用者单手即可完成以上操作,克服了现有乳头凹陷纠正器需两手才能完成乳头吸出的缺陷。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手柄6的前端至与所述支撑横杆5连接处呈朝向所述活塞杆4延伸方向凹的弧形,所述活动手柄6与所述支撑横杆5连接处至末端处的外表面上套设有硅胶套61,且所述硅胶套61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提升了所述活动手柄6按压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筒1与所述支撑横杆5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匚字形握把7,所述握把7位于所述负压筒1的中部,所述握把7沿所述负压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为8-12cm。所述握把7与所述负压筒1围绕形成宽度为2-3cm的通孔,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穿过所述通孔即可将所述负压筒1固定在使用者的手掌上,固定稳定,进一步提升乳头凹陷纠正的操作便利性。上述乳头凹陷纠正器的使用方法为:使用者将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活动手柄6触碰,然后将所述吸头2紧密罩在凹陷的乳头上,此时,将手握住按压所述活动手柄6的中下部,使将所述活塞3朝向所述负压筒1的末端方向滑动,从而可产生负压将凹陷乳头的吸出,然后保持按压维持一定的吸取时间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乳头凹陷纠正器结构简单,通过按压活动手柄即可使负压筒产生负压,从而将产妇凹陷的乳头吸取出来,一手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包括负压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于所述负压筒内且与所述负压筒可滑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其末端延伸出所述负压筒的末端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的前端与柔性圆柱形吸头紧密套接,所述负压筒末端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垂直于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所述负压筒与所述支撑横杆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匚字形握把,所述握把沿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铰接,所述活动手柄的上部和所述支撑横杆的末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包括负压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于所述负压筒内且与所述负压筒可滑动的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其末端延伸出所述负压筒的末端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的前端与柔性圆柱形吸头紧密套接,所述负压筒末端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垂直于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所述负压筒与所述支撑横杆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匚字形握把,所述握把沿所述负压筒的长度方向设置;还包括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铰接,所述活动手柄的上部和所述支撑横杆的末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乳头凹陷纠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由硅胶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