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汀樾专利>正文

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4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该保护罩包括多个呈弧形的罩片,多个罩片的两端对应的转动连接在一起,多个罩片在转动方向上依序首尾层叠设置以形成一个罩体;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上均设有连接部。将本保护罩安装在受伤的关节上后,可使伤口容置在一个较密闭的空间内,从而可以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触碰,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由于本保护罩由多个弧形的罩片组成,所以不仅能够与关节更贴合,而且形成的罩体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即便受到外力按压时,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另外,多个罩片组成的罩体开口角度可调,可随着关节的活动发生适应性的转动,从而使关节可以灵活转弯,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

Joint wound protectiv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
技术介绍
现处理创口的常用手段为敷料固定,透气性与防水性均不佳,且可能会因敷料与创口摩擦或其他物体与创伤部位接触导致二次伤害,在揭开敷料时也可能对创口造成伤害。对于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创伤保护罩(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898593U),其特征在包括:保护罩上设有用于固定保护罩的连接带;所述保护罩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护罩的一端设有透气保护装置;所述保护罩为软性保护罩;所述透气保护装置为防水透气面料片,所述防水透气面料片与软性保护罩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软性保护罩采用硅胶制成;所述软性保护罩为中空的方形或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软性保护罩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连接,所述软性保护罩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同侧分别设有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上述技术方案有以下不足:1.灵活性不足,无法弯折,只能用于平面创口(如手背损伤),无法应用于关节;2.对于大面积创口的保护来说,硬度不足。如膝盖创伤夜晚睡觉时需要防止被子摩擦创口,软性硅胶材质可能会被压塌反而造成二次伤害;3.贴合性不足,保护罩为中空的矩形结构,且只有两条夹角呈180°的连接带,实际上无法很好的与创口周围皮肤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上述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包括多个呈弧形的罩片,多个所述罩片的两端对应的转动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罩片在转动方向上依序首尾层叠设置以形成一个罩体;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上均设有连接部。可选的,所述罩体的边缘设有柔性贴合部。可选的,所述柔性贴合部与所述罩体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柔性贴合部与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榫槽连接。可选的,多个所述罩片的两端对应的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柔性贴合部上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罩片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阻止所述相邻的两个罩片彼此脱离。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罩片上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处罩设有防水透气面料片。可选的,所述罩片由中间至两端宽度逐渐减小。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罩片的层叠处设有密封条。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沿罩体的边缘分布的粘扣带,所述粘扣带包括与罩体的边缘连接的母带和连接在所述母带上的子带,所述母带较所述子带宽。由上可知,将本技术的保护罩安装在受伤的关节上后,可使伤口容置在一个较密闭的空间内,从而可以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触碰,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助于愈合;而且,由于本保护罩由多个弧形的罩片组成,所以不仅能够与关节更贴合,而且形成的罩体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这样即便受到外力按压,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另外,通过多个彼此转动连接的罩片组成的一个开口角度可调的罩体,可随着关节的活动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使关节可以灵活转弯,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的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在随着关节弯曲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在随着关节伸直时的状态图。附图标记:1、罩片;11、防水透气面料片;2、柔性贴合部;21、套环;22、凸榫;3、粘扣带;31、母带;32、子带;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包括多个呈弧形的罩片1,该罩片1可以由硬质塑料片制成,如可选用UV树脂等材料;该罩片1的形状可以是仅在一个方向上发生有弯曲,但优选是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均发生弯曲,另外各罩片1的长度及弯曲程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有根据不同施用部位关节的曲线特性而定,只要能够使其与身体更贴合即可;多个罩片1的两端对应的转动连接在一起,即多个罩片1的左端转动连接在一起,右端也转动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多个罩片1可相对发生转动;多个罩片1在转动方向上依序首尾层叠设置以形成一个罩体,即相邻的两个罩片1相对的一侧边缘彼此上下重叠,由此多个罩片1即可延续形成一个罩体,由于罩片1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因此该罩体的开口角度也可以调节、变化;另外,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1上均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人体创伤的关节处形成连接,以将本实施例的保护罩固定在创伤伤口处的关节上,可以理解的是,该连接部可以是连接在罩片1上的绑带类结构,也可以是粘胶类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常规技术手段实现。由上可知,将本实施例的保护罩安装在受伤的关节上后,可使伤口容置在一个较密闭的空间内,从而可以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触碰,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有助于愈合;而且,由于本保护罩由多个弧形的罩片1组成,不仅能够与关节更贴合,而且形成的罩体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这样即便受到外力按压时,也不会轻易发生变形;另外,通过多个彼此转动连接的罩片1组成了一个开口角度可调的罩体,可随着关节的活动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使关节可以灵活弯曲,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的边缘可设置柔性贴合部2,即柔性贴合部2连接在位于旋转方向最外侧的两个罩片1的外侧边缘上,柔性贴合部2可以随罩体的开口一同发生弯曲,由此可以与关节处的皮肤形成更紧密的贴合,而且柔性材质也不会使人感到不适。该柔性贴合部2可以选用硅胶材质制成,上述连接部既可以是连接在该柔性贴合部2上,也可以是连接在罩片1上。作为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该柔性贴合部2可以与罩体可拆卸连接,因为柔性贴合部2是与伤口周围的皮肤接触的,长时间使用会附着和滋生细菌,存在感染伤口的风险,而罩片1形成的罩体由于不与伤口处的皮肤接触,所以可以长时间或重复使用,由此,本保护罩在使用1-3天后,可以单独更换新的柔性贴合部2,而不需要整体更换,从而既安全卫生,又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具体的,柔性贴合部2可以与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1榫槽连接,即,可以是在罩片1上设置向外凸起的凸榫22,同时在柔性贴合部2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凹槽,通过柔性贴合部2的弹性形变使凸榫22卡入到凹槽中,从而将柔性贴合部2安装在罩体的边缘;应当理解的是,凸榫22和凹槽的位置亦可互换。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贴合部2优选是对罩体的边缘形成包裹的结构,榫槽配合结构更适合作为柔性贴合部2安装位置的锁定结构。作为一些并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弧形的罩片,多个所述罩片的两端对应的转动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罩片在转动方向上依序首尾层叠设置以形成一个罩体;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上均设有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弧形的罩片,多个所述罩片的两端对应的转动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罩片在转动方向上依序首尾层叠设置以形成一个罩体;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上均设有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边缘设有柔性贴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贴合部与所述罩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贴合部与位于转动方向两端的两个罩片榫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创伤伤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罩片的两端对应的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柔性贴合部上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转轴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汀樾
申请(专利权)人:张汀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