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03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包括平压管、取气管、充油室和充油装置,瓦斯继电器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平压管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取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在取气管的下部与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充油室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充油装置的输出端与充油室连接,且所述充油装置能够将充油室内的绝缘油经支管充入取气管内,所述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所述取气管的下端安装有阀门B,所述平压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取气或排气操作只需在地面上进行,不需操作人员攀爬至主变上进行操作,也不影响正常供电,安全可靠。

A gas relay exhau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维护
,特别是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瓦斯继电器(又称气体继电器)是变压器所用的一种保护装置,装在变压器的储油柜和油箱之间的管道内,利用变压器内部故障而使油分解产生气体或造成油流涌动时,使气体继电器的接点动作,接通指定的控制回路,并及时发出信号告警(轻瓦斯)或启动保护元件自动切除变压器(重瓦斯),轻瓦斯主要反映在运行或者轻微故障时由油分解的气体上升入瓦斯继电器,气压使油面下降,继电器的开口杯随油面落下,轻瓦斯干簧触点接通发出信号,当主变进行频繁的有载调压时,产生的气体在继电器的气室内聚集,可能导致误报或频繁报警的情况。以往电网使用的瓦斯继电器需要人工打开继电器盖子进行排气,需要工作人员攀爬到主变上,停止供电并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量大且不安全,而国内许多变电站都还在使用这种瓦斯继电器,现在生产商推出了自带取气盒的瓦斯继电器,可以由瓦斯继电器的气嘴将气体放出,但是对于变电站来说,需要进行一项分析工作,将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分析气体内的成分判断主变是否发生故障或者是故障的类型,这样还是需要工作人员攀爬到主变上进行取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包括平压管、取气管、充油室和充油装置,瓦斯继电器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平压管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取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在取气管的下部与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充油室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充油装置的输出端与充油室连接,且所述充油装置能够将充油室内的绝缘油经支管充入取气管内,所述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所述取气管的下端安装有阀门B,所述平压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充油室和充油装置的下方,所述充油室的底部四周设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地脚螺栓锁紧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充油装置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充油装置为电动涡轮推杆,所述充油室内具有能够与电动涡轮推杆输出端相匹配的腔室。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一体成型有抵板,所述抵板与基座的表面垂直,所述充油装置的尾部抵接在抵板的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充油室的顶部开有补油孔,所述补油孔通过堵头封堵。进一步地,所述阀门A、所述阀门B和所述阀门C均为蝶阀。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基座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四角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升降组件,所述基座固定在升降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座和锁定螺栓,所述升降座套接在升降杆的外侧,且所述升降杆能够沿升降座的轴线相对滑动,所述升降座的外壁上螺接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的前端穿过升降座,并能抵紧于升降杆的外壁上。进一步地,在取气管的下端设置一个用于承接绝缘油的容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瓦斯继电器气室的侧壁上开设两个孔,连接两根管道,一是平压管,另一个是取气管,取气管的竖直段充满绝缘油,通过阀门闭锁,当瓦斯继电器报警后或者是需要取气时,打开上述阀门(此时瓦斯继电器内是正压,原因在于气体的聚集)和平压管上的阀门,在重力作用下绝缘油从取气管下端流出,进而将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带出,完成排气,且取气或排气操作只需在地面上进行,不需要关停主变做防护措施,不影响正常供电,也不需操作人员攀爬至主变上进行操作,安全可靠。2、设置升降机构,可对充油装置和充油室进行升降操作,可根据不同地形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充油室与充油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压管和取气管的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升降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瓦斯继电器,2-平压管,3-取气管,4-基座,5-充油室,6-充油装置,7-支管,8-阀门A,9-阀门B,10-阀门C,11-抵板,12-耳板,13-堵头,14-升降板,15-升降组件,16-升降杆,17-升降座,18-锁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包括平压管2、取气管3、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瓦斯继电器1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平压管2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取气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管3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在取气管3的下部与支管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7的另一端与充油室5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充油装置6的输出端与充油室5连接,且所述充油装置6能够将充油室5内的绝缘油经支管7充入取气管3内,所述支管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8,所述取气管3的下端安装有阀门B9,所述平压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10。瓦斯继电器1正常运行时,取气管3的竖直段内充有绝缘油,通过阀门A8、阀门B9锁闭,将绝缘油保持在取气管3内。当需要取气时,打开阀门B9和阀门C10,在绝缘油的重力作用下,绝缘油从取气管3的下端流出,同时将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带出,完成排气和取气,平压管2能够平衡瓦斯继电器1内部气压,便于瓦斯继电器1内部的气体排出。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还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设于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的下方,所述充油室5的底部四周设有耳板12,所述耳板12通过地脚螺栓锁紧固定在基座4上,所述充油装置6固定安装在基座4上。基座4能够将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进行固定,使得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模块化。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充油装置6为电动涡轮推杆,所述充油室5内具有能够与电动涡轮推杆输出端相匹配的腔室。通过电动涡轮推杆推出施压,将充油室5内的绝缘油压到取气管3内,完成充油,充油完成后再关闭支管7上的阀门B8,防止绝缘油回流,同时关闭平压管2上的阀门C10,确保瓦斯继电器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4上还一体成型有抵板11,所述抵板11与基座4的表面垂直,所述充油装置6的尾部抵接在抵板11的侧面上。抵板11能够抵住充油装置6的尾部,使得充油装置6在充油时,提高充油装置6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充油室5的顶部开有补油孔,所述补油孔通过堵头13封堵。优选地,堵头13外壁设有外螺纹,补油孔内壁设有内螺纹,堵头1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补油孔内。常规状态下,堵头13封堵在补油孔内,确保外界杂物不会进入充油室5内,同时使得充油室5保持封闭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阀门A8、所述阀门B9和所述阀门C10均为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压管(2)、取气管(3)、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瓦斯继电器(1)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平压管(2)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取气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管(3)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在取气管(3)的下部与支管(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7)的另一端与充油室(5)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充油装置(6)的输出端与充油室(5)连接,且所述充油装置(6)能够将充油室(5)内的绝缘油经支管(7)充入取气管(3)内,所述支管(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8),所述取气管(3)的下端安装有阀门B(9),所述平压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压管(2)、取气管(3)、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瓦斯继电器(1)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平压管(2)连通,另一个通孔与取气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管(3)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在取气管(3)的下部与支管(7)的一端连接,所述支管(7)的另一端与充油室(5)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充油装置(6)的输出端与充油室(5)连接,且所述充油装置(6)能够将充油室(5)内的绝缘油经支管(7)充入取气管(3)内,所述支管(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8),所述取气管(3)的下端安装有阀门B(9),所述平压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设于充油室(5)和充油装置(6)的下方,所述充油室(5)的底部四周设有耳板(12),所述耳板(12)通过地脚螺栓锁紧固定在基座(4)上,所述充油装置(6)固定安装在基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装置(6)为电动涡轮推杆,所述充油室(5)内具有能够与电动涡轮推杆输出端相匹配的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瓦斯继电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上还一体成型有抵板(11),所述抵板(11)与基座(4)的表面垂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奎张加洪赵国勇詹乐贵张方圆万振峰陈本富张亚维张宇红黄旭波熊显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