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0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包括主套管和副套管,主套管包括呈圆柱形的主套管本体和与主套管本体固定连接的主套管把手,主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主套管本体的头部为主套管斜口部,主套管斜口部与水平面呈锐角;副套管内置于主套管中,副套管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副套管本体和与副套管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副套管把手,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与主套管本体的内壁间存在缝隙,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副套管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尾部半圆弧段、中部圆环段和头部半圆弧段,尾部半圆弧段为上半圆,头部半圆弧段为下半圆。

A kind of protective working sleeve for intervertebral foramen with variabl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
本技术属于脊柱外科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改变角度、扩大手术操作范围、简化手术流程、同时兼具传统工作套管的保护功能的一种新型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
技术介绍
经皮椎间孔镜是一种广泛用于脊柱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医疗器械,现有的椎间孔镜工作系统包括定位器械、保护器械、内镜器械、手术器械,其中保护器械由逐级扩大的导管及最终放置的工作套管构成,工作套管起支撑工作通道、保护周围组织、容纳内镜进行手术操作等重要功能,现有工作套管形态类似圆柱形金属空心管,由于口径及金属材质所限,当椎间孔镜放置于工作套管后,活动范围及其狭小,导致手术视野窄、操作范围小,尤其是在椎间孔镜位于椎弓根腹侧操作时,往往由于无法去除关节突行椎间孔成形术,进行神经根彻底减压操作,影响手术疗效,限制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症。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工作套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套管和副套管,所述主套管包括呈圆柱形的主套管本体和与主套管本体固定连接的主套管把手,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头部为主套管斜口部,所述主套管斜口部与水平面呈锐角;/n所述副套管内置于主套管中,所述副套管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副套管本体和与副套管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副套管把手,所述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与主套管本体的内壁间存在缝隙,所述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所述副套管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尾部半圆弧段、中部圆环段和头部半圆弧段,所述尾部半圆弧段为上半圆,所述头部半圆弧段为下半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套管和副套管,所述主套管包括呈圆柱形的主套管本体和与主套管本体固定连接的主套管把手,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所述主套管本体的头部为主套管斜口部,所述主套管斜口部与水平面呈锐角;
所述副套管内置于主套管中,所述副套管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副套管本体和与副套管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副套管把手,所述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与主套管本体的内壁间存在缝隙,所述副套管本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刻度线,所述副套管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尾部半圆弧段、中部圆环段和头部半圆弧段,所述尾部半圆弧段为上半圆,所述头部半圆弧段为下半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角度的椎间孔镜保护工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套管本体的头部为副套管斜口部,所述副套管斜口部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尾部半圆弧段占副套管本体上半部的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徐增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