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9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07
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它涉及智慧城市排涝技术领域。它包含平台控制系统、监测站点、排涝站点、报警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供电电源、节能电路、GPS定位系统,所述监测站点包含雨量计量器、水位计量器、现场摄像头,所述排涝站点包含排涝泵、电磁闸门、水压传感器,所述平台控制系统包含中央控制器、转换器、放大电路、单片机、数据模块、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含麦克风、控制按键、平台摄像头、传输接口、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分布式的数据监测,可以准确的定位,及时获知城市各处的水位、降雨量以及现场的情况,连动控制电磁闸门和排涝泵及时进行排涝处理,排涝及时,安全可靠,智能化水平高,操作方便实用。

Command and control platform for drainage in smart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
本技术涉及智慧城市排涝
,具体涉及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
技术介绍
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当前排涝站的水位监测大多靠人工巡视或采用全智能化控制,依据实时水位决定闸泵开启,往往在形成内涝之后才开始排涝,没有形成预前排涝能力,遇到极端暴雨造成排涝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通过分布式的数据监测,可以准确的定位,及时获知城市各处的水位、降雨量以及现场的情况,连动控制电磁闸门和排涝泵及时进行排涝处理,排涝及时,安全可靠,智能化水平高,操作方便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平台控制系统1、监测站点2、排涝站点3、报警系统4、信号传输系统5、供电电源6、节能电路7、GPS定位系统8,所述排涝站点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涝站点3智能分布式排列,每一个所述排涝站点3均对应一个监测站点2,在每一个所述的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内均设置有GPS定位系统8,所述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通过信号传输系统5远程连接着平台控制系统1,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连接着报警系统4和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内设置有节能电路7,所述监测站点2包含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所述排涝站点3包含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水压传感器33,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包含中央控制器11、转换器12、放大电路13、单片机14、数据模块15、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包含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传输接口164、显示屏165,所述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水压传感器33、GPS定位系统8、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电性连接着转换器12,所述转换器12电性连接着放大电路13,所述放大电路13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电性连接着单片机14,所述单片机14电性连接着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显示屏165和报警系统4,所述中央控制器11与信号传输系统5、数据模块15和传输接口164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6通过节能电路7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所述信号传输系统5包含排涝点无线网桥52、监测点有线网桥53、排涝点有线网桥54。所述报警系统4包含语音提醒装置41、闪烁灯42、蜂鸣器43,所述单片机14电性连接着语音提醒装置41、闪烁灯42、蜂鸣器43。所述节能电路7包含逆变电路71、整流电路72、节能放大电路73、斩波电路74、开关电路75、直流输出76,供电电源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逆变电路71的输入端,逆变电路7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整流电路72的输入端,整流电路7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节能放大电路73的输入端,节能放大电路7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斩波电路74的输入端,斩波电路7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开关电路75的输入端,开关电路7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直流输出76的输入端,直流输出7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的输入端。所述数据模块15包含数据分析器151、数据对比器152、数据存储器153、云端保护154,中央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数据分析器151的输入端,数据分析器15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数据对比器152的输入端,数据对比器15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数据存储器153的输入端,数据存储器15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云端保护154的输入端,云端保护15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的输入端。所述的数据存储器153包含原始数据存储、处理后数据存储、预警信息存储、时间信息存储、位置信息存储、音视频信息存储、水位信息存储、水压信息存储、雨量信息存储。所述水压传感器33设置在排涝管道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监测点和排涝点相对应,一个监测点对应一个排涝点,监测点和排涝点分布式的设置,平台控制系统通无线与有线两种连接传输的方式,可以分布式的及时获知城市各处的水位情况和降雨量情况,设置有现场摄像头可以及时的得知排涝现场的实况,设置有在排涝管道上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可以检测排涝管道的受压情况,保证管道的安全,GPS定位可以准备的定位每一个站点,控制面板上的各个部件方便平台人员使用,报警系统的设置可以在水位、降雨量、水压等指标出现超标的情况下进行报警,通过语音提醒装置、闪烁灯、蜂鸣器进行提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分布式的数据监测,可以准确的定位,及时获知城市各处的水位、降雨量以及现场的情况,连动控制电磁闸门和排涝泵及时进行排涝处理,排涝及时,安全可靠,智能化水平高,操作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台结构原理示意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数据模块15的原理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节能电路7的原理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中央控制器11的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平台控制系统1、监测站点2、排涝站点3、报警系统4、信号传输系统5、供电电源6、节能电路7、GPS定位系统8、中央控制器11、转换器12、放大电路13、单片机14、数据模块15、控制面板16、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水压传感器33、语音提醒装置41、闪烁灯42、蜂鸣器43、监测点无线网桥51、排涝点无线网桥52、监测点有线网桥53、排涝点有线网桥54、逆变电路71、整流电路72、节能放大电路73、斩波电路74、开关电路75、直流输出76、数据分析器151、数据对比器152、数据存储器153、云端保护154、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传输接口164、显示屏165。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平台控制系统1、监测站点2、排涝站点3、报警系统4、信号传输系统5、供电电源6、节能电路7、GPS定位系统8,所述排涝站点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涝站点3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平台控制系统(1)、监测站点(2)、排涝站点(3)、报警系统(4)、信号传输系统(5)、供电电源(6)、节能电路(7)、GPS定位系统(8),所述排涝站点(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涝站点(3)智能分布式排列,每一个所述排涝站点(3)均对应一个监测站点(2),在每一个所述的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内均设置有GPS定位系统(8),所述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通过信号传输系统(5)远程连接着平台控制系统(1),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连接着报警系统(4)和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内设置有节能电路(7),所述监测站点(2)包含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所述排涝站点(3)包含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水压传感器(33),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包含中央控制器(11)、转换器(12)、放大电路(13)、单片机(14)、数据模块(15)、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包含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传输接口(164)、显示屏(165),所述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水压传感器(33)、GPS定位系统(8)、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电性连接着转换器(12),所述转换器(12)电性连接着放大电路(13),所述放大电路(13)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电性连接着单片机(14),所述单片机(14)电性连接着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显示屏(165)和报警系统(4),所述中央控制器(11)与信号传输系统(5)、数据模块(15)和传输接口(164)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6)通过节能电路(7)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平台控制系统(1)、监测站点(2)、排涝站点(3)、报警系统(4)、信号传输系统(5)、供电电源(6)、节能电路(7)、GPS定位系统(8),所述排涝站点(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涝站点(3)智能分布式排列,每一个所述排涝站点(3)均对应一个监测站点(2),在每一个所述的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内均设置有GPS定位系统(8),所述监测站点(2)和排涝站点(3)通过信号传输系统(5)远程连接着平台控制系统(1),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连接着报警系统(4)和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内设置有节能电路(7),所述监测站点(2)包含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所述排涝站点(3)包含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水压传感器(33),所述平台控制系统(1)包含中央控制器(11)、转换器(12)、放大电路(13)、单片机(14)、数据模块(15)、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包含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传输接口(164)、显示屏(165),所述雨量计量器(21)、水位计量器(22)、现场摄像头(23)、水压传感器(33)、GPS定位系统(8)、麦克风(161)、控制按键(162)、平台摄像头(163)电性连接着转换器(12),所述转换器(12)电性连接着放大电路(13),所述放大电路(13)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所述中央控制器(11)电性连接着单片机(14),所述单片机(14)电性连接着排涝泵(31)、电磁闸门(32)、显示屏(165)和报警系统(4),所述中央控制器(11)与信号传输系统(5)、数据模块(15)和传输接口(164)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6)通过节能电路(7)电性连接着中央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排涝指挥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系统(5)包含排涝点无线网桥(52)、监测点有线网桥(53)、排涝点有线网桥(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修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阳蓝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