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胶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上端连接有上夹板,所述框体的内部下端连接有底板,所述框体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底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一减震层,所述上夹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二减震层,所述框体的前表面开设有螺帽槽,所述螺帽槽的内部框体的前表面位置处开设有钉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用胶铁,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胶铁与背光模组的接触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减震层与第二减震层,固定安装为螺钉固定安装。

High strength adhesive iron for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胶铁
,具体是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所谓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背光模组用胶铁为背光模组的固定装置,强度高的胶铁更加的耐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背光模组用胶铁,大多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增加不必要的维修成本,大多胶铁与背光模组的接触位置处没有设置减震防护装置,导致背光模组招到磨损,不利于使用稳定性,易对背光模组造成损伤,大多装置固定安装为卡合固定安装,固定安装的紧密型较低,且拆卸不便,影响装置安装的速度,大多胶铁采用铁质或塑料,耐腐蚀的程度较低,且硬度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上端连接有上夹板(3),所述框体(1)的内部下端连接有底板(2),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滑块(4),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0),所述底板(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一减震层(7),所述上夹板(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上夹板(3)的下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二减震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上端连接有上夹板(3),所述框体(1)的内部下端连接有底板(2),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滑块(4),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0),所述底板(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一减震层(7),所述上夹板(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上夹板(3)的下表面粘结连接有第二减震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螺帽槽(5),所述螺帽槽(5)的内部框体(1)的前表面位置处开设有钉槽(6),所述底板(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9),所述上夹板(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所述螺帽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钉(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外表面面积与第一滑槽(8)的开设面积相适配,且滑块(4)的外表面面积与第二滑槽(12)的开设面积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强度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底板(2)、上夹板(3)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一减震层(7)与第二减震层(11)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景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