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8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动窗帘控制仪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窗帘控制仪器技术领域,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包括:控制仪器主体,控制仪器主体包括焊接于其后面上下方的横板一,且两个横板一上表面均开有通槽,横板一后面中间设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上表面前方两侧均开有通孔,且安装组件包括钩环、竖杆、横板二、滑杆以及圆盘,钩环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组件后面中心,且竖杆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个通孔内,横板二设有两块并焊接于两根竖杆上方,且滑杆设有两根,两根滑杆上表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个横板二下表面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减少电线折断的现象。

Electric curtain control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窗帘控制仪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窗帘控制仪器
,尤其是涉及电动窗帘控制仪器。
技术介绍
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无线对窗帘的操控的方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电动窗帘根据操作机构和装饰效果的不同分为电动开合帘系列、电动升降帘系列、电动天棚帘(户外电动天蓬和室内电动天棚)、电动遮阳板、电动遮阳蓬等系列,具体如百叶帘、卷帘、罗马帘、柔纱帘、风琴帘、蜂巢帘等。现有的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并且其灵活性能较差,进而导致安装不便,再是,在接通电线时,电线容易向下弯曲,长期下来,使得电线发生折断的现象,影响仪器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电动窗帘控制仪器,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减少电线折断的现象。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窗帘控制仪器,所述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包括:控制仪器主体,所述控制仪器主体包括焊接于其后面上下方的横板一,且两个所述横板一上表面均开有通槽,所述横板一后面中间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表面前方两侧均开有通孔,且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钩环、竖杆、横板二、滑杆以及圆盘,所述钩环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组件后面中心,且所述竖杆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通孔内,所述横板二设有两块并焊接于两根所述竖杆上方,且所述滑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滑杆上表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板二下表面前方,且所述滑杆末端贯穿于两个所述横板二中的通槽,所述圆盘设有四个并分别套入于滑杆与两个所述横板二相接处的上下面;箍紧件,所述箍紧件包括细通管、套管、弹簧杆以及连接杆,且所述细通管插接于箍紧件左面并与其相通,所述套管位于箍紧件右面,且所述弹簧杆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与箍紧件之间的四周中心位置,所述套管通过四根所述弹簧杆与箍紧件弹性连接,且所述连接杆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右面外侧。优选的,所述控制仪器主体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与其电线连接的触摸屏。优选的,所述控制仪器主体前面左右两侧均开有散热槽。优选的,所述控制仪器主体左面前方开有三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插孔,且四根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插孔周围,所述箍紧件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控制仪器主体左侧并与插孔相通。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通过竖杆、横板二以及滑杆与横板一左右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利用圆盘能够起到避免滑杆向下掉落的现象发生,将滑杆卡在通槽内,保证滑杆能够在通槽内正常左右滑动,通过勾住安装组件中的钩环,将控制仪器主体向上提起,使得控制仪器主体呈垂直状态,通过钩环,使用者可以将控制仪器主体悬挂在墙面上即可,安装简单方便,并且利用滑杆在通槽内滑动,可以提高安装时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安装的便捷性;将电线穿过细通管和箍紧件再穿入套管内,接着插入插孔内固定即可,利用细通管和套管均能起到托起电线的作用,避免电线向下下垂而导致折断的现象发生,利用弹簧杆能够增强箍紧件的弹性,提高箍紧件和套管之间的弹性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箍紧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控制仪器主体;101-散热槽;102-触摸屏;103-横板;104-插孔;105-通槽;2-安装组件;201-钩环;202-通孔;203-竖杆;204-横板;205-滑杆;206-圆盘;3-箍紧件;301-细通管;302-套管;303-弹簧杆;304-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电动窗帘控制仪器,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包括:控制仪器主体1,控制仪器主体1包括焊接于其后面上下方的横板一103,且两个横板一103上表面均开有通槽105,横板一103后面中间设有安装组件2,安装组件2上表面前方两侧均开有通孔202,且安装组件2包括钩环201、竖杆203、横板二204、滑杆205以及圆盘206,钩环201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组件2后面中心,且竖杆2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个通孔202内,横板二204设有两块并焊接于两根竖杆203上方,且滑杆205设有两根,两根滑杆205上表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个横板二204下表面前方,且滑杆205末端贯穿于两个横板一103中的通槽105,圆盘206设有四个并分别套入于滑杆205与两个横板一103相接处的上下面,安装组件2通过竖杆203、横板二204以及滑杆205与横板一103左右滑动连接,使用者先将滑杆205的末端从上至下穿过两个横板一103中的通槽105,由于四个圆盘206分别套入于滑杆205与两个横板一103相接处的上下面,所以利用圆盘206能够起到避免滑杆205向下掉落的现象发生,将滑杆205卡在通槽105内,保证滑杆205能够在通槽105内正常左右滑动,然后,使用者再将两根竖杆203分别穿过安装组件2中的两个通孔202,通过横板二204,将竖杆203和滑杆205相连,随后,使用者便可以勾住安装组件2中的钩环201,将控制仪器主体1向上提起,使得控制仪器主体1呈垂直状态,通过钩环201,使用者可以将控制仪器主体1悬挂在墙面上即可,安装简单方便,并且利用滑杆205在通槽105内滑动,可以提高安装时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安装的便捷性;本技术实施例中箍紧件3,箍紧件3包括细通管301、套管302、弹簧杆303以及连接杆304,且细通管301插接于箍紧件3左面并与其相通,套管302位于箍紧件3右面,且弹簧杆303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302与箍紧件3之间的四周中心位置,套管302通过四根弹簧杆303与箍紧件3弹性连接,且连接杆304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302右面外侧,控制仪器主体1左面前方开有三个水平等距排布的插孔104,且四根连接杆304的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插孔104周围,箍紧件3通过连接杆304固定于控制仪器主体1左侧并与插孔104相通,使用者将箍紧件3通过四根连接杆304固定在控制仪器主体1的左侧并将连接杆304环绕于插孔104的四周固定,然后使用者需要插入电线时,先将电线穿过箍紧件3左面的细通管301,再穿过箍紧件3并穿入套管302内,最后,再插入插孔104内固定即可,利用细通管301和套管302均能起到托起电线的作用,避免电线向下下垂而导致折断的现象发生,利用弹簧杆303能够增强箍紧件3的弹性,提高箍紧件3和套管302之间的弹性空间。本实施例中,控制仪器主体1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与其电线连接的触摸屏102,将控制仪器主体1接通外部电源,利用触摸屏102能够得知控制仪器主体1的工作信息。本实施例中,控制仪器主体1前面左右两侧均开有散热槽101,通过散热槽101能够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其中触摸屏型号为MT6071iP。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包括:/n控制仪器主体(1),所述控制仪器主体(1)包括焊接于其后面上下方的横板一(103),且两个所述横板一(103)上表面均开有通槽(105),所述横板一(103)后面中间设有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上表面前方两侧均开有通孔(202),且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钩环(201)、竖杆(203)、横板二(204)、滑杆(205)以及圆盘(206),所述钩环(201)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组件(2)后面中心,且所述竖杆(2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通孔(202)内,所述横板二(204)设有两块并焊接于两根所述竖杆(203)上方,且所述滑杆(205)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滑杆(205)上表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板二(204)下表面前方,且所述滑杆(205)末端贯穿于两个所述横板一(103)中的通槽(105),所述圆盘(206)设有四个并分别套入于滑杆(205)与两个所述横板一(103)相接处的上下面;/n箍紧件(3),所述箍紧件(3)包括细通管(301)、套管(302)、弹簧杆(303)以及连接杆(304),且所述细通管(301)插接于箍紧件(3)左面并与其相通,所述套管(302)位于箍紧件(3)右面,且所述弹簧杆(303)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302)与箍紧件(3)之间的四周中心位置,所述套管(302)通过四根所述弹簧杆(303)与箍紧件(3)弹性连接,且所述连接杆(304)设有四根并分别焊接于套管(302)右面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窗帘控制仪器包括:
控制仪器主体(1),所述控制仪器主体(1)包括焊接于其后面上下方的横板一(103),且两个所述横板一(103)上表面均开有通槽(105),所述横板一(103)后面中间设有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上表面前方两侧均开有通孔(202),且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钩环(201)、竖杆(203)、横板二(204)、滑杆(205)以及圆盘(206),所述钩环(201)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组件(2)后面中心,且所述竖杆(2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个所述通孔(202)内,所述横板二(204)设有两块并焊接于两根所述竖杆(203)上方,且所述滑杆(205)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滑杆(205)上表面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两个所述横板二(204)下表面前方,且所述滑杆(205)末端贯穿于两个所述横板一(103)中的通槽(105),所述圆盘(206)设有四个并分别套入于滑杆(205)与两个所述横板一(103)相接处的上下面;
箍紧件(3),所述箍紧件(3)包括细通管(301)、套管(302)、弹簧杆(303)以及连接杆(304),且所述细通管(301)插接于箍紧件(3)左面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梅生丁守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未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