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721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帽子,包括帽体及贴在帽体上的柔性显示屏。由于贴有柔性显示屏,因而帽子可以用于展示各种图像,使得应用范围更广。

H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帽子
本技术涉及穿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帽子。
技术介绍
帽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穿戴品,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现有的帽子基本都由帽体及帽檐两部分组成,其形态结构较为单一,因而主要用于装饰、遮阳、挡雨等特定用途。显然,现有的这些用途已无法满足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途更广泛的帽子。一种帽子,包括帽体,还包括贴在帽体上的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通过固定件安装于帽体上。柔性显示屏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帽体上。固定件包括内侧及与内侧相对的外侧,固定件的内侧抵压柔性显示屏,固定件的外侧固定于帽体上。固定件开设窗口,柔性显示屏外露于窗口内,固定件的内侧靠近窗口,固定件的外侧远离窗口。固定件的外侧通过粘胶固定于帽体上。柔性显示屏的外侧边缘靠近粘胶并通过间隙与粘胶隔开。帽子还包括电连接柔性显示屏的控制元件及电池。控制元件及电池收容于帽体内部。控制元件及电池位于帽体内部的上部空间内,帽体内部设有覆盖控制元件及电池的隔层。本技术提供的帽子具有柔性显示屏,可以显示各种内容,应用范围更广,可满足更多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帽子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帽子的分解图;图3是图1中帽子的倒置图。图4是图1的帽子的截面图。r>图5是图4帽子的部分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屏幕模组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屏幕模组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屏幕模组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屏幕模组的倒置图。图10是图8的屏幕模组的分解图。图11是图8的屏幕模组的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屏幕模组的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帽子。帽子包括帽体10及设于帽体10上的柔性显示屏20。由于设有柔性显示屏20,因而除了现有的功能之外,帽子还可以用于显示各种图形、文字、符号等,应用范围大幅度增加,可适应人们不同的需求。帽子还包括连接于帽体10边缘的一帽檐30。本实施例中,帽体10为中空的圆筒形,其横截面大致呈圆形。帽檐30连接于帽体10下沿,其整体大致呈圆环形,且其两侧相对中部向上翘起,从而形成三维曲面的形状。当然,可以理解地,上述帽体10及帽檐30的结构仅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并不限于图中的结构及形状,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择任意合适的结构及形状,例如可以没有帽檐30,或者帽檐30仅位于帽体10前侧等。请一并参阅图2,帽体10包括呈圆筒形的侧壁12及连接于侧壁12顶部的帽顶14。帽檐30连接于侧壁12底部而与帽顶14相对设置,帽檐30的尺寸大于帽顶12的尺寸。帽檐30环绕帽体10设置。柔性显示屏20贴设于帽体10上。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大致呈矩形,因其为柔性材质,因而可以紧密地贴设在呈曲面的侧壁12表面,而不会造成外观不良。并且,柔性显示屏20较轻,设于帽体10上之后基本不会增加太大的重量,从而使得用户佩戴较为舒适。柔性显示屏20位于帽檐30上方,以实现更佳的展示效果。请一并参阅图3-5,柔性显示屏20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于帽体10上,比如粘胶、卡扣、磁吸、螺锁等方式。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柔性显示屏20的更换,设计了可以拆卸的固定件40。固定件40大致呈中空的框形,其中部开设矩形的窗口42,用于露出柔性显示屏20。固定件40包括内侧400及于内侧400相对的外侧402,内侧400的内边缘共同围设形成窗口42,其面积小于柔性显示屏20的面积;外侧402的外边缘共同围设形成矩形,其轮廓尺寸大于柔性显示屏20的轮廓尺寸。固定件40的内侧400靠近窗口42,外侧402远离窗口42。固定件40的内侧400抵压住柔性显示屏20,外侧402通过粘胶50贴合在帽体10的侧壁12上,从而将柔性显示屏20夹紧在帽体10上。优选地,柔性显示屏20在固定于帽体10上之后,其外侧边缘靠近粘胶50并与粘胶50通过间隙52隔开,以避免粘胶50漫溢至柔性显示屏20上而影响柔性显示屏20的拆卸。当需要拆下柔性显示屏20时,只需将固定件40从帽体10上剥离,然后取下柔性显示屏20即可,过程较为简便。当然,固定件40的外侧402也可以通过魔术贴与帽体10的侧壁12固定,以方便拆卸。进一步地,为了给柔性显示屏20供电及控制柔性显示屏20,帽子内还设有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包括与柔性显示屏20电连接的控制元件60及电池70。通过控制元件60,可以控制柔性显示屏20的显示内容。电子组件还可以包括通信元件,其可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通信连接,从而传递从电子设备发出的指令或图像信号,从而通过控制元件60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控制。电子组件可以放置于帽体10内的上部空间内,即位于头顶上方的位置。电子组件下方可设置一隔层,用来将电子组件与头顶隔开,避免二者直接接触。隔层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帽体10的侧壁12内表面,比如通过拉链或卡扣的方式,从而方便对电子组件进行维护。电子组件通过导线或柔性电路板与柔性显示屏20连接,从而传递电信号给柔性显示屏20。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实施例的帽子,其包括帽体10及帽檐30。本实施例帽体10及帽檐30的结构及形状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不赘述。请参阅图6-7,帽体10上设有屏幕模组200,用于显示各种图形、文字、符号等。屏幕模组200包括柔性显示屏20及用于对柔性显示屏20支撑的支撑机构。设置支撑机构的目的在于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有效地支撑,防止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发生过大的变形而损坏。支撑机构包括贴设在柔性显示屏20背面的缓冲层202及贴设在缓冲层202背面的支撑层204。支撑层204的硬度大于缓冲层202的硬度及柔性显示屏20的硬度,缓冲层202的硬度大于柔性显示屏20的硬度。本实施例中,缓冲层202可以为硅胶,EVA,泡棉等可吸震材质制作,支撑层204可采用金属,工程塑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作。缓冲层202可以缓冲作用于柔性显示屏20上的作用力,支撑层204则用于保持住柔性显示屏20的形状,防止其发生剧烈的变形。柔性显示屏20、缓冲层202及支撑层204三者面积相同,三者可以采用粘胶贴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外框等夹持工具夹持于一体。可以理解地,屏幕模组200还可以省略缓冲层202,直接将柔性显示屏20贴合于支撑层204上,以减小整体的厚度。屏幕模组200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的固定件40固定于帽体10上,也可以通过粘胶、卡扣、磁吸等方式固定于帽体10上,具体取决于实际需求。并且,本实施例的帽体10内也同样可设有电子组件,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帽子,包括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帽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帽子,包括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帽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内侧及与内侧相对的外侧,固定件的内侧抵压柔性显示屏,固定件的外侧固定于帽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开设窗口,柔性显示屏外露于窗口内,固定件的内侧靠近窗口,固定件的外侧远离窗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固定件的外侧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