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41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属于一种燃油的助燃燃烧器。其结构包括壳体、进风口、气室(均压室)、芯室、燃料输入管等,所说的芯室沿其腔体的侧壁圆周切向布设喷流孔。本燃烧器通常轴向内置于焚烧炉内,由于空气由壳体与芯室之间的气室(均压室)切向流入芯室内,形成旋转气流,能使油、气充分混合,促进燃烧完全,大大增强助燃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小型焚烧炉,特别是医用垃圾焚烧炉上作助燃或点火炉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燃油的助燃燃烧器。现有的燃烧废物的焚烧炉,如垃圾焚烧炉,医疗垃圾焚烧炉等,应用较多,这些焚烧炉中的燃烧物,特别是医疗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较高,热值低,一般需要添加煤、油、气等助燃剂进行助燃,其中燃油的助燃器在焚烧炉中最常见。一般的燃油助燃器,其结构是由壳体、进风口、芯室、燃料输入管等组成,燃料(柴油)由输入管流入芯室内,受热并蒸发,助燃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和芯室之间的气室内(均压室),再由气室通过芯室的喷流孔流入芯室内,使油、气混合而燃烧。现有的燃烧器,其芯室上的喷流孔是径向设置的,空气气流由径向流入芯室,这种燃烧器往往存在油气混合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能使油、气充分混合,促进燃烧完全的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壳体、进风口、气室(均压室)、芯室、燃料输入管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室沿其腔体的侧壁圆周切向布设喷流孔。所说的芯室腔体上的切向喷流孔可有若干排。本技术的燃烧器通常轴向内置于焚烧炉内,由于空气由壳体与芯室之间的气室(均压室)切向流入芯室内,形成旋转气流,该气流形成强烈旋风,使燃料油雾化得更好,油和气流的混合更充分,燃烧反应更强烈和完全,从而大大增强助燃效果。本技术适用于中、小型焚烧炉,特别是医用垃圾焚烧炉上作助燃或点火炉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燃烧器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包括壳体1和芯室腔体2,壳体的下部为进风口3,壳体1与芯室腔体2之间具有气室(均压室)4,燃料输入管5与芯室6相通,在芯室腔体2的侧壁沿其圆周布设有切向喷流孔7(如图2所示),所说的切向喷流孔7布设了三排(如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包括壳体(1)、进风口(3)、气室(4)、芯室(6)和燃料输入管(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室沿其腔体的侧壁圆周切向布设喷流孔(7)。专利摘要一种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属于一种燃油的助燃燃烧器。其结构包括壳体、进风口、气室(均压室)、芯室、燃料输入管等,所说的芯室沿其腔体的侧壁圆周切向布设喷流孔。本燃烧器通常轴向内置于焚烧炉内,由于空气由壳体与芯室之间的气室(均压室)切向流入芯室内,形成旋转气流,能使油、气充分混合,促进燃烧完全,大大增强助燃效果。本技术适用于中、小型焚烧炉,特别是医用垃圾焚烧炉上作助燃或点火炉头。文档编号F23C5/32GK2457454SQ0026003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黄福泰, 陈勇, 赵增立, 李海滨, 吴创之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内置旋风燃烧器,包括壳体(1)、进风口(3)、气室(4)、芯室(6)和燃料输入管(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室沿其腔体的侧壁圆周切向布设喷流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泰陈勇赵增立李海滨吴创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