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40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防止外部连接用的端子与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元的单元端子之间的电阻增大。电池模块(100)包括电池组(10)、一对端板(20)、汇流条(30)以及紧固构件(40)。端板20具有以能在多个电池单元(1)的层叠方向即一个方向(X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紧固构件(40)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凹部(21)。电池模块(100)在一个方向(X方向)上,在凹部(21)的内侧壁(21a)与紧固构件(40)之间具有间隙(S)。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与主要用于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的电池系统相关的专利技术(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现有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块、一对端板、连接器件以及输出线(参照同一文献的权利要求1等)。所述电池块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元而得到。所述一对端板位于所述电池块的相对面,将层叠的电池单元夹在层叠方向上并固定。所述连结器件连结所述一对端板。所述输出线与构成所述电池块的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相连接。该现有的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以下结构。所述输出线经由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相连接的中继汇流条连接至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所述输出线的连接端子经由固定螺钉和被拧入该固定螺钉的螺母与中继汇流条相连接。此外,所述螺母在非旋转状态下固定于所述端板。将所述固定螺钉拧入该螺母来将固定螺钉固定于端板,并通过固定螺钉和螺母将中继汇流条和输出线的连接端子相连接来固定于端板。通过该结构,上述现有的电池系统通过防止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的损伤,并且以较小的接触电阻可靠且稳定地连接输出线的连接端子,从而能实现输出线的理想的连接状态。这是由于在该现有的电池系统中,连接输出线的固定螺钉或螺母的紧固力矩不使不合理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电极端子(参照同一文献的段落0008等)。此外,上述现有的电池系统将中继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相连接,但该中继汇流条能在经由固定螺钉固定于端板的状态下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相连接。因此,在将中继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相连接时,也不会因旋转力矩而损坏电极端子。这是由于能将中继汇流条固定为不旋转的状态,并与电极端子相连接(参照同一文献的段落0008等)。此外,上述现有的电池系统中,以不旋转的方式将螺母固定于端板,因此,中继汇流条不因拧入固定螺钉的旋转力矩而旋转,中继汇流条不会使不合理的力作用于电极端子(参照同一文献的段落0009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0803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现有的电池系统中,若构成电池块的多个电池单元因充电、温度上升等而在层叠方向上膨胀,则在层叠方向上将层叠后的电池单元夹着并固定的一对端板将弯曲。这里,所述输出线的连接端子经由固定螺钉和被拧入该固定螺钉的螺母与中继汇流条相连接。因此,若一对端板弯曲,则应力通过经由固定螺钉固定于该一对端板的中继汇流条作用于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相对于螺母的紧固有可能松动。于是,输出线与构成电池块的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之间的电阻有可能增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现有的电池系统的问题的电池模块。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包括:使多个电池单元在一个方向上层叠并连接而得到的电池组;从所述一个方向的两侧夹持该电池组的一对端板;用于将所述电池组连接至外部连接用的端子的汇流条;以及用于将所述端子紧固于该汇流条的紧固构件,所述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具有凹部,该凹部以能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紧固构件的一部分进行收纳,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紧固构件之间具有间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能防止紧固构件的松动,减小外部连接用的端子与汇流条的接触电阻,并防止外部连接用的端子与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元的单元端子之间的电阻的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和电池架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池模块的汇流条盒与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变形例1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变形例2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电池模块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变形例3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的实施方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模块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100的电池组10的电池单元1和电池架2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主要包括电池组10、一对端板20、汇流条30以及紧固构件40。并且,在图示的示例中,电池模块100包括一对侧板50和汇流条盒60。在各附图中,示出了将构成电池组10的多个电池单元1的层叠方向即一个方向设为X方向、将电池单元1的宽度方向设为Y方向、将电池单元1的高度方向设为Z方向的直角坐标系。以下说明中,有时使用该XYZ直角坐标系,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但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的特征在于以下结构。端板20具有凹部21,该凹部21以能在构成电池组10的电池单元1的层叠方向即一个方向(X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紧固构件40的一部分进行收纳。在该一个方向(X方向)上,在凹部21的内侧壁21a与紧固构件40之间形成有间隙S(参照图3等)。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电池组10通过使多个电池单元1在一个方向(X方向)上层叠并连接来构成。更详细而言,电池组10例如通过使扁平的方形的电池单元1在厚度方向(X方向)上与电池架2交替地重复层叠来构成。电池单元1例如是具有矩形箱形形状的方形锂离子充电电池。电池单元1包括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薄型的电池容器1a、以及配置于该电池容器1a的外表面的正负的单元端子1p、1n。电池容器1a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相对面积较大的一对宽侧面,在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侧具有相对面积较小的一对窄侧面,在高度方向(Z方向)的上下具有细长矩形的上表面和底面。电池容器1a例如以铝或铝合金为原材料来制作,由在上部具有开口的矩形箱形的电池罐1c、以及封闭该电池罐1c的开口的矩形平板状的电池盖1b所构成。电池盖1b例如通过激光焊接与电池罐1c的开口的整个周边相接合,从而封闭电池罐1c的开口。正负的单元端子1p、1n在电池盖1b的外表面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即电池容器1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彼此隔开设置。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电池容器1a的内部,例如,使隔膜介于其中并卷绕有层叠的正负电极的充放电要素以被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的壳体或片材所覆盖的状态被收纳。充放电要素的正负电极分别经由正负的集电板,与正负的单元端子1p、1n相连接。正负的集电板例如经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制的绝缘构件固定于电池盖1b。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电池容器1a的内部填充有电解液。电池盖1b在正负的单元端子1p、1n之间,贯穿设置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d。在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容器1a的内部后,例如通过激光焊接使注液栓1e接合,从而对注液孔1d进行密闭并密封。作为收纳在电池容器1a的内部的电解液,例如可以使用将六氟磷酸锂(LiPF6)等锂盐溶解在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n使多个电池单元在一个方向上层叠并连接而得到的电池组、从所述一个方向的两侧夹持该电池组的一对端板、用于将所述电池组连接至外部连接用的端子的汇流条、以及用于将所述端子紧固于该汇流条的紧固构件,所述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n所述端板具有凹部,该凹部以能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紧固构件的一部分进行收纳,/n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紧固构件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4 JP 2017-176754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使多个电池单元在一个方向上层叠并连接而得到的电池组、从所述一个方向的两侧夹持该电池组的一对端板、用于将所述电池组连接至外部连接用的端子的汇流条、以及用于将所述端子紧固于该汇流条的紧固构件,所述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具有凹部,该凹部以能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紧固构件的一部分进行收纳,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紧固构件之间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收纳于所述凹部的螺母以及与该螺母进行紧固的螺栓,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凹部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螺母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局部收纳于所述凹部的螺栓以及与该螺栓进行紧固的螺母,
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凹部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螺栓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凹部相邻配置并对所述汇流条进行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修小岛和则绵引祥隆铃木贵支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汽车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