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30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手的任意部位施加充分电刺激的电刺激装置。电刺激装置包括:壳体,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并且能够抓握;电极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电极和形成在包围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处的第二电极;信号输出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容纳部,并向所述电极部输出脉冲信号,所述电刺激装置的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壳体端部、第二壳体端部、第一电极端部、第二电极端部时,从所述第二壳体端部到第二电极端部的长度(L2)比从所述第一壳体端部到所述第一电极端部的长度(L1)长。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刺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刺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手的任意部位施加电刺激的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以健康维护或各种治疗、美容等为目的,使用对身体进行电刺激的各种电刺激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刺激装置,其具有:可抓握的壳体;关电极(differentelectrode),配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与手掌的大致中央部抵接;无关电极(indifferentelectrode),配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与手掌抵接;以及信号输出单元,容纳于壳体的内部,向各电极输出低频脉冲信号。通过该电刺激装置,可以对位于手掌的大致中央的劳宫穴(穴位名称)施加线性增加或减少的脉冲刺激,因而可以期待获得对自主神经症状和焦虑的镇静效果。图12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刺激装置的俯视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791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等的普及,有手酸困扰的用户在增加。作为缓解手酸的方法,可以考虑向例如引起手酸的部位或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n壳体,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并且能够抓握,/n电极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电极和形成在包围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的第二电极,/n信号输出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容纳部,并向所述电极部输出脉冲信号;/n该电刺激装置的特征在于,/n当将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壳体端部、第二壳体端部、第一电极端部、第二电极端部时,/n从所述第二壳体端部到第二电极端部为止的长度(L2),比从所述第一壳体端部到所述第一电极端部为止的长度(L1)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并且能够抓握,
电极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电极和形成在包围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的第二电极,
信号输出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容纳部,并向所述电极部输出脉冲信号;
该电刺激装置的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壳体端部、第二壳体端部、第一电极端部、第二电极端部时,
从所述第二壳体端部到第二电极端部为止的长度(L2),比从所述第一壳体端部到所述第一电极端部为止的长度(L1)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L2)满足:35mm≤L2≤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配置有扁平状的扁平部,所述扁平部隔着所述第一容纳部而与所述电极部对置,
所述扁平部,在垂直于与所述电极部对置的对置方向的面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扁平部连续地设置有弯曲部,
所述弯曲部,随着向所述第二壳体端部延伸而向远离所述电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本龙二细木力臼井良之土屋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好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