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5622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传统背景虚化技术由于得到的被拍摄主体的轮廓不准确,使得最终的背景虚化图像的背景虚化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控制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摄像头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该目标图像为: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

Shoo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图像显示效果的要求的提高以及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拍照模式也愈发趋于多样化,其中,在人像拍照模式中背景虚化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目前,传统的背景虚化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被拍摄主体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根据测得的距离对原始图像中的非主体进行虚化处理,以得到背景虚化的图像。然而,在被拍摄主体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传统的背景虚化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背景虚化处理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得到的被拍摄主体的轮廓不准确,使得最终的背景虚化图像的背景虚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传统背景虚化技术由于得到的被拍摄主体的轮廓不准确,使得最终的背景虚化图像的背景虚化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和可移动的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控制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摄像头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该目标图像为: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可移动的第二摄像头,该电子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获取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该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该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输入,控制第二摄像头移动;该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摄像头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该目标图像为: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的拍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的拍摄方法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控制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摄像头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该目标图像为: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通过该方案,当需要拍摄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目标图像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输入触发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摄像头靠近目标对象,并移动至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位置,然后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由于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距目标对象的距离较近,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中的目标对象的轮廓比较清晰,从而可以得到背景虚化效果较好的目标图像,解决了传统背景虚化技术由于得到的被拍摄主体的轮廓不准确,使得最终的背景虚化图像的背景虚化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界面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六;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界面的示意图之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输入、第二输入、第三输入和第四输入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输入,而不是用于描述输入的特定顺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元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件等。背景虚化:就是使景深变浅,使焦点聚集在主题上。背景虚化图像:拍摄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图像。其中,背景理论上为除拍摄主体以外的拍摄内容。而实际中,通常情况下背景可能是与拍摄主体距离不一致的拍摄内容(即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同拍摄主体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不一致的拍摄内容)。也就是说,在背景虚化拍摄模式下,拍摄得到的背景虚化图像为拍摄主体以及与拍摄主体距离一致的拍摄内容清晰,而其它与拍摄主体距离不一致的拍摄内容虚化的图像。但是,实际中若在背景虚化拍摄模式中增加图像识别算法(识别拍摄主体)和背景虚化算法(虚化处理除拍摄主体之外的拍摄内容)等的情况下,拍摄得到的背景虚化图像可以为拍摄主体清晰,除拍摄主体之外的拍摄内容虚化的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目标图像可以为上述任意一种情况下的背景虚化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控制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摄像头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该目标图像为: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通过该方案,当需要拍摄以该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目标图像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和可移动的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第一输入;/n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n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所述目标图像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和可移动的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后的位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所述目标图像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的轮廓;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所述第一预览图像进行背景虚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所述第一预览图像进行背景虚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所述第一预览图像进行背景虚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所述第一预览图像进行背景虚化处理,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拍摄主体、且背景虚化的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为用户对第三预览图像中的所述目标对象的输入;所述第三预览图像为所述第一摄像头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预览图像;
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预览图像更新为所述第二预览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输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待移动位移;
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包括:
根据所述待移动位移,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和移动后的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目标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输入,所述第二输入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包括: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陀螺仪,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调整量;
根据所述调整量,通过第二陀螺仪调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所述第二陀螺仪设置于所述第二摄像头中。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可移动的第二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获取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