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UFMC-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19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应用于UFMC‑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Walsh码设计特定的训练结构对UFMC‑MIMO系统进行定时频偏估计,最后对接收信号进行补偿,从而降低或消除系统定时频偏对信号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Walsh码应用在UFMC‑MIMO系统的定时偏偏估计中,设计特定训练符号,利用其良好的正交性和相关性,对UFMC‑MIMO系统接收天线处信号做定时频偏估计,同时能够区分各发送天线,从而达到精确补偿的目的。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ed in ufmc-mimo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UFMC-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5G通信以及未来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已经暴露其缺陷和不足,不能再满足5G和未来通信系统的场景需求了。在目前5G的候选波形中,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结合了OFDM和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成为了最具潜力的候选波形之一。无论在4G还是5G通信过程中,信号的传输始终容易受到多径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对信号的接收产生严重中的符号间干扰(ISI)或者载波间干扰(ICI)。OFDM因其正交性和循环前缀(CP)的添加,在很大程度长降低了信道对信号的影响。然而,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CP的添加无疑是增加了频谱开销。同时,OFDM必须严格的保持正交,增加了其对定时频偏的敏感度,降低了系统的鲁棒性。随着世界范围内无限通信的容量快速增长,如何使有限的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了广大研究者和机构的热点。在4G中OFDM与MI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UFMC-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具有M副发送天线的发送装置和具有N副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发送装置利用M组不同的基于Walsh码的正交序列{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UFMC-MIMO系统中的干扰消除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具有M副发送天线的发送装置和具有N副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发送装置利用M组不同的基于Walsh码的正交序列{wi}填充到M副发送天线的训练序列{pi}中,将所述训练序列通过M副发送天线发射到接收装置,其中M副发送天线中的第i副天线所发送的训练序列为pi=[wiwiwiwi],wi为第i个长度为Tw的Walsh码,1≤i≤M;
步骤2,接收装置利用N副接收天线接收所述训练序列,对于N副接收天线中的第j副接收天线,1≤j≤N,在训练序列集合{pi}中任取一个训练序列pi,计算训练序列pi与第一接收信号yj的第一互相关函数Rj,根据第一互相关函数Rj获得定时符号τj,使用定时符号τj对第一接收信号yj进行定时修正得到第二接收信号y'j;
步骤3,利用第一归一化频偏估计值εij对第二接收信号y'j做第一频偏估计,计算第j副接收天线的第三接收信号y”j,计算第j副天线的第三接收信号y”j与第i组训练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函数Rij,计算第二互相关函数Rij的自相关函数和对应的第二归一化频偏估计值
步骤4,接收装置重复步骤2和3,计算N副天线接收信号与M组训练序列之间的M×N组的频偏估计值矩阵
步骤5,接收装置利用频偏估计值矩阵在时域对第三接收信号y”j进行第二频偏估计补偿,得到第四接收信号以消除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
对于N副接收天线中的第j副接收天线,1≤j≤N,在训练序列集合{pi}中任取一个训练序列pi,计算训练序列pi与第一接收信号yj的第一互相关函数Rj为:



其中Tw为Walsh码的长度,yj为第j副天线的第一接收序列,pi为训练序列,τ为定时符号,m表示求和公式中的变量;
根据第一互相关函数Rj获得定时符号τj为:



其中表示使函数Rj(τ)取最大值的τ的集合;
使用定时符号τj对第一接收信号yj进行定时修正得到第二接收信号y'j为:
y'j(n)=yj(n-τj),
其中,n为时域序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利用第一归一化频偏估计值εij对第二接收信号y'j做第一频偏估计,计算第j副接收天线的第三接收信号y”j为:



其中,Ts为符号周期,εij为发送天线i与接收天线j之间的第一归一化频偏估计值,εij=Δfij/F,Δfij为发送天线i与接收天线j之间的载波频偏,F代表子载波间隔,si(n)=pi(n)为第i副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n为时域序号;
计算第j副天线的第三接收信号y”j与第i组训练序列的第二互相关函数Rij(t)为:



其中0≤t≤Tnw-1,Tnw为发送训练序列Walsh码的周期重复次数,Ts为符号周期,wi()为第i个Walsh码,m和k表示求和公式中的变量,εkj表示发送天线k与接收天线j之间的归一化频偏估计值;
利用Walsh码的正交性进一步简化第二互相关函数Rij(t)为:



计算第二互相关函数Rij(t)的自相关函数为:



其中,为Rij的共轭,Ts为符号周期,εij为第一归一化频偏估计值,Tw为Walsh码的长度,1≤a<d≤Tnw,a为相关程度,d为自变量;
利用自相关函数的相位计算对应的第二归一化频偏估计值为:



其中为自相关函数的相位,Tw为Walsh码的长度,d为自变量,Ts为符号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频偏估计值矩阵为:



其中,矩阵的大小为M列、N行的矩阵,矩阵中第i列、第j行的元素为表示发送天线i与接收天线j之间的第二归一化频偏估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第四接收信号为:



其中,n为时域序号,M为发送天线的个数,Ts为符号周期,εij为第一归一化频偏估计值,为第二归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杨恒李小文陈发堂王华华郑焕平杨黎明石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