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型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联型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方法,具体是一种根据获得的电网阻抗与新能源发电系统阻抗模型,在谐振频率处提取相应的RLC电路参数后,计算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前后的阻尼比,通过设计虚拟电阻参数调整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后的阻尼比,实现并联型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设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高度电力电子化的背景下,为了避免弱网情况下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出现谐波交互,防止谐振发生,提高系统的谐波稳定性,学术界提出了阻抗适配器装置,阻抗适配器本质上是输出阻抗可控的逆变器,通常阻抗适配器的输出阻抗会被虚拟为电阻,如何设计阻抗适配器的主要参数即虚拟电阻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相关的研究中,已有文献1《XuJ,ZhangB,QianQ,etal.Robustcontrolanddesignbasedonimpedance-basedstabilitycriterionforimprovingstabilityandharmonicsrejectionofi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型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得当前电网阻抗、新能源发电系统阻抗模型、在谐振频率处提取RLC电路参数计算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前后的阻尼比,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后的阻尼比,实现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采样获得当前的电网阻抗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得当前电网阻抗、新能源发电系统阻抗模型、在谐振频率处提取RLC电路参数计算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前后的阻尼比,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后的阻尼比,实现阻抗适配器虚拟电阻参数的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采样获得当前的电网阻抗Zg,并通过测量获得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阻抗模型,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阻抗模型记为阻抗模型Zs;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电网阻抗Zg与阻抗模型Zs并联,获得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Zg后的阻抗模型及相应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并将新能源发电系统连接电网阻抗Zg后的阻抗模型记为阻抗模型Z;
具体的,所述幅频特性用幅频曲线表述,其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频率和幅值,所述相频特性用相频曲线表述,其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频率和相位;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对阻抗模型Z的谐振方式进行如下定义:
当相位曲线穿越0°时对应的幅频曲线向上凸起则定义为并联谐振,将穿越点记为并联谐振点,进入步骤4;
当相位曲线穿越0°时对应的幅频曲线向下凹陷则定义为串联谐振,将穿越点记为串联谐振点,进入步骤6;
步骤4,使用并联RLC电路在步骤3确定的并联谐振点频率处分别对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阻抗模型Zs和阻抗模型Z进行等效,得到对应的等效RLC并联电路中的参数Rs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王艺潮,刘洋,张永新,王付胜,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