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并网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612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该离并网储能电路包括有第一桥臂至第五桥臂的开关组件电路、第一电感至第四电感及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并设有光伏端、电池端、市电端以及负载端,借此链接不同的电能来源;并通过离并网储能电路的不同控制方法,使该光伏端、电池端、市电端以及负载端相互之间执行不同模式的电能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电路的集成度和电器件的利用率,有效降地电路系统的成本,且达成并网工作模式和离网工作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作业,提高整体电路的应用范围。

Off grid energy storage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并网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五桥臂拓扑电路的离并网储能电路及其不同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并网型态的储能系统中,相对于传统双边母线的拓扑电路架构而言,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关于三桥臂的电路拓扑,三桥臂拓扑电路主要应用于在线式中小功率不间断电源系统中,是具有母线电容减半、功率管或功率开关组件减少等优势,成为开发低成本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的技术研究的焦点。一般传统的三桥臂拓扑可以包括:一第一功率开关Q1和一第二功率开关Q2所构成的带有有源功率因子校正高频的整流桥臂;以及一第三功率开关Q3和一第四功率开关Q4构成整流桥臂与逆变桥臂共享的工频桥臂;第一功率开关Q5和第六功率开关Q6则构成逆变桥臂等等。该现有技术仅仅实现了不间断供电,单独应用于不间断电源之中,有待且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及控制方法,能够针对现有的储能系统于切换离网或并网时负载所会产生的不连续缺点加以改善,不仅能够提高离并网储能电路系统的集成度和器件的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桥臂,该第一桥臂由一第一开关组件与一第二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n一第二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二桥臂由一第三开关组件与一第四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n一第三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三桥臂由一第五开关组件与一第六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n一第四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四桥臂由一第七开关组件与一第八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n一第五桥臂,与该第一桥臂为并联连接,该第五桥臂由一第九开关组件与一第十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n一第一电感,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为一光伏端,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八开关组件与该第七开关组件的串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桥臂,该第一桥臂由一第一开关组件与一第二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
一第二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二桥臂由一第三开关组件与一第四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
一第三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三桥臂由一第五开关组件与一第六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
一第四桥臂,与该第一桥臂并联连接,该第四桥臂由一第七开关组件与一第八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
一第五桥臂,与该第一桥臂为并联连接,该第五桥臂由一第九开关组件与一第十开关组件串联接所组成;
一第一电感,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为一光伏端,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八开关组件与该第七开关组件的串接点;
一第二电感,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十开关组件与该第九开关组件的串接点;
一第十一开关组件,该第十一开关组件的第一端为一电池端,该第十一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感的第一端;
一第三电感,该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为一市电端,该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组件与该第二开关组件的串接点;
一第四电感,该第四电感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六开关组件与该第五开关组件的串接点,该第四电感的第二端为一负载端;
一第一电容,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该负载端,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四开关组件与该第三开关组件的串接点;
一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该市电端,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四开关组件与该第三开关组件的串接点;及
一第三电容,该第三电容为并联连接于该第一桥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四电容,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电池端,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桥臂的第二端;及
一第五电容,该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该光伏端,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十二开关组件,该第十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该第十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组件至该第十一开关组件为同一种类型的开关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是功率晶体管,且每一开关组件中必须设有一反并联的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十二开关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且必须设有一反并联的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十二开关组件为一二极管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并网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桥臂的第一端为一母线正极,该第一桥臂的第二端为一母线负极;该光伏端耦接有一太阳能板,该电池端耦接有一电池组,该市电端耦接一市电,该负载端耦接一负载;
其中,所述市电的火线耦接该第三电感的第一端,所述市电的零线耦接该第二桥臂的一中点;所述负载的火线耦接该第四电感的第二端,所述负载的零线耦接该第二桥臂的中点;
其中,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耦接该第十一开关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的负极耦接该母线负极;
其中,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耦接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太阳能板的负极耦接该母线负极。


8.一种离并网储能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运用且使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并网储能电路中,该离并网储能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由光伏端输出电能至负载端,为执行将该光伏端所产生的电能从第四桥臂输入,且从第二桥臂及第三桥臂的电路输出电能到该负载端;
由该光伏端输出电能至市电端,为执行将该光伏端所产生的电能从该第四桥臂输入,且从第一桥臂及该第二桥臂的电路输出电能到该负载端;
由该光伏端输出电能至电池端,为执行将该光伏端所产生的电能从该第四桥臂输入,且从第五桥臂的电路输出电能到该电池端;
由该电池端输出电能至该市电端,为执行将该电池端所产生的电能从该第五桥臂输入,且从该第一桥臂及该第二桥臂的电路输出电能到该市电端;及
由该电池端输出电能至该负载端,为执行将该电池端所产生的电能从该第五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旭周邦华谢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山旭贵明电子有限公司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